当前位置:首页 > 传奇外传 > 正文

这个伪满汉奸被移交回国,结果当上监狱干部,真实身份是红色特工

2023-02-23 12:28:38  来源:网络   热度:

1950年7月18日深夜,一辆神秘的闷罐列车,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从前苏联境内到达了绥芬河车站。很快,在办完交接手续之后,这辆闷罐列车上的近千名人员,被迅速转移到了一辆有座位的列车上,然后列车启动离开绥芬河车站,呼啸着朝着东北腹地疾驰而去。

这近千名人员,是从前苏联遣返的第一批日本战犯和伪满战犯。不久之后,这辆列车到达了辽宁抚顺,车上的战犯们被分门别类地关押进了修缮一新的抚顺战犯管理所。当时,由于还没有完全掌握这些战犯的详细资料和情况,所以我军如火如荼地对战犯们展开了甄别和清查工作。

有一天,我军工作人员拿着一大摞早已设计好的简历表,分发给被关押的战犯们,让他们认真如实填写。待战犯们填写完简历表之后,我军工作人员便开始对收集好的简历进行审查。然而,在审查简历的过程中,我军工作人员很快就发现了一个特殊情况――一个名叫“张绍纪”的伪满战犯,在简历中说自己参加过东北青年救亡会,并且还写了证明人的名字。

东北青年救亡会,是留学日本的东北籍青年自发建立起来的一个秘密反日组织,后来发展为我党在东北地区的一个秘密情报组织。在全面抗战时期,东北青年救亡会的同志们,在凶险残酷的隐蔽战线上为组织传送了大量有用的日伪情报,他们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立下了很多奇功。

怎么回事?最初,我军工作人员对此持有怀疑,根本不相信。因为根据前苏联方面提供的资料来看,这个名叫“张绍纪”的伪满战犯,是大汉奸张景惠(曾当过伪满洲国国务总理)的儿子,而且一直在父亲张景惠身边从事翻译工作。张绍纪这样的家庭出身和工作经历,怎么可能是东北青年救亡会成员。

可是,“汉奸之子”张绍纪在简历中不仅说自己参加过东北青年救亡会,而且还写了证明人的名字。这又让我军工作人员觉得蹊跷,难道张绍纪在简历中所说的是真实的?如果这是真实的,那么就意味着张绍纪是自己人,是一位潜伏在敌人内部的红色特工。想到这里,我军工作人员顿觉事情重大、状况复杂!

怎么办?我军工作人员不敢大意,立即将情况报给了上级负责人。上级负责人得知此事之后,也非常疑惑,搞不清其中的真假。还好,张绍纪在简历中提供了证明人的姓名――张维先(东北青年救亡会的创建人),我军工作人员完全可以找到张维先,并通过他来对张绍纪简历中的信息进行甄别。

后来,我军工作人员经过多方查找,终于找到了张绍纪的证明人张维先。此时的张维先,已经是东北公安部的干部,在他的有力证明下,所谓的伪满战犯、汉奸张景惠之子――张绍纪的真实身份,终于搞清楚了。正如张绍纪在简历中所说,他确实是东北青年救亡会的成员,是一位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红色特工。

真相大白之后,张绍纪很快获得了释放,并且由于张绍纪对日伪战犯都比较熟悉,所以他被安排在了抚顺战犯管理所工作。从被关押的伪满战犯,到战犯管理所的干部,张绍纪这个华丽转身,着实让人惊讶称奇。张绍纪自己也百感交集,此后他改名为“张梦实”,意思是革命梦想终于实现了!

那么,改名为“张梦实”的张绍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参加东北青年救亡会,成为一个红色特工的?又为何和那些日伪战犯一起,被前苏联方面关押呢?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位红色特工“出生不由己,道路可自寻”的传奇一生(为了便于记述,下面统一称作张梦实)。

张梦实,1922年出生在当时的北平,他的父亲张景惠和奉系军阀头子张作霖关系密切,曾担任过奉军副司令官,并代表张作霖常驻北平。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张景惠还担任过奉军西路总司令官,后来历任奉系陆军总长、实业总长。

1928年6月4日,张景惠跟随张作霖离开北平返回东北,途中日本侵略者策划制造了轰动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当时,张作霖被炸身亡,张景惠身负重伤,好歹捡回了一条命。张学良在东北主政时期,张景惠仍然得到重用,被任命为“东省特别区”(当时指的是中东铁路附属地)长官。

东北易帜之后,张景惠被派到南京,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可是,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无耻的张景惠公开叛国投敌,成为了日本侵略者的走狗。在伪满时期,张景惠先后担任过参议府议长、军政部总长、国务总理大臣等伪职,当起了遭人唾骂的大汉奸。

自幼成长在这样的家庭,张梦实虽然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却苦不堪言。根据张梦实后来回忆,他在上中学的时候,有一件事情对他触动极大,也使他逐渐从表面光鲜亮丽的美梦中清醒了过来,从而寻找到了一条正确的人生路。

当时,张梦实家虽然有权有势,可是在学校里,张梦实并不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待见。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张梦实的父亲张景惠是大汉奸。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同学们不仅刻意疏远张梦实,而且总是有意无意地捶张梦实一下,或者推张梦实一下。慢慢地,张梦实的性格越来越孤僻,内心越来越痛苦。

在这样的环境中,张梦实怨过恨过,他埋怨父亲张景惠在日本侵略者面前卑躬屈膝、趋炎附势,他恨老天为什么让自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有一次,张梦实离家出走了,他太想挣脱这个令自己感到窒息的“牢笼”了。不过,张梦实并没有成功,父亲张景惠在得知儿子离家出走之后,立即动用权势,让手下的特务们找到了张梦实,并将张梦实“护送”回了家中。

1938年,已经16岁的张绍纪,收到了在日本留学的堂兄张绍维的信件。在信件上面,堂兄张绍维鼓励张绍纪也到日本留学,见见外面的世界。这时候,张绍纪好像看到了离开“牢笼”的曙光,他决定和堂兄一样到日本去留学。1940年,张梦实被父亲张景惠送到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在踏上轮船的那一刻,张梦实高兴极了,他的挣脱“牢笼”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在日本留学期间,张梦实“自由”了许多,他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做事情。此时,张梦实并知道,他的堂兄张纪维已经加入了党组织,秘密从事革命工作。就这样,在堂兄张纪维的影响下,张梦实开始接触到了马列主义著作,他的思想很快得到了洗礼。

当时,在日本留学的东北籍青年,自发组建了一个名叫“东北青年救亡会”的组织。张梦实就请求堂兄张纪维,介绍自己加入东北青年救亡会。最开始,东北青年救亡会的负责人张维先,考虑到张梦实身份特殊,并不同意张梦实入会。不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了解和考察之后,张维先这才同意了张梦实的请求。

张梦实晚年回忆,在他加入东北青年救亡会之后,就开始秘密从事情报工作了。当时,要想干好情报工作,就必须有一个“东西”来掩护自己。张梦实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以自己的家庭为掩护,从父亲张景惠那里为组织收集有用的情报。毕竟,父亲张景惠是伪满洲国的国务总理大臣,他肯定掌握着不少绝密的情报。

俗话说,人生路是自己选择的,也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张梦实改变不了自己的家庭出身,但是他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1941年10月初的一天,张梦实从日本回到国内探亲,父亲张景惠非常的高兴。不过,张景惠绝对不会想到,他的儿子张梦实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张梦实了――张梦实这次回国探亲,是带着一个重要任务回来的。

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德国入侵前苏联,前苏联方面要认真考虑一个问题――作为德国的盟友,日本会不会在远东地区向前苏联发起进攻。这关系到前苏联方面在东、西两边的排兵布阵。在这样的背景下,前苏联方面就请求我国向其提供情报支援。

不久之后,我党东北情报组织就接到了这个重任――探明日本侵略者的军事计划。在经过一番分析之后,组织将任务交给了张梦实,因为张梦实的父亲张景惠肯定掌握着这方面的重要情报。于是,张梦实很快便以探亲为由,由日本回到了国内,准备从父亲张景惠那里打探相关情报――具体是探明日本侵略者中将山下奉文的去向。

山下奉文,曾经担任过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关东军第四师师长、日本陆军航空总监兼航空本部部长,现任伪满洲防卫军司令官。此前,前苏联方面已经得到了山下奉文即将领受新任务的消息,但是具体是什么新任务,则不得而知。因此,前苏联方面迫切希望知道山下奉文的具体去向,到底是“北上”还是“南下”。

“北上”,指的是进攻前苏联;“南下”,指的是去太平洋战场。话说,张梦实回到父亲张景惠身边之后,他为了顺利完成任务,努力修复与父亲此前已有裂痕的关系,便显得极为孝顺。父亲张景惠对此非常开心,时常夸赞儿子长大了,知道父亲的辛苦了。

此后,张梦实趁热打铁,向父亲张景惠提了一个请求――希望能够到父亲的办公室里学习历练。父亲张景惠不知道这是张梦实的计谋,所以就欣然答应了。这样一来,张梦实有了自由出入父亲张景惠办公室的“权力”。张景惠的手下们,都知道张梦实的身份,对此也不敢多言。

有一天,张梦实趁着父亲张景惠外出的机会,光明正大地来到了父亲的办公室。进入办公室之后,张梦实观察了一下四周的环境,然后悄悄地关上了门,开始在里面搜找相关机密文件。不一会儿,张梦实就发现了一个标有“秘密”字样的信封,而且已经被父亲张景惠拆开了。张梦实非常兴奋,立即把里面的文件抽了出来。

原来,这是一份关于“山下奉文辞去伪满洲防卫军司令官一职”的秘密文件。可是,文件里并没有写山下奉文的下一步去向。张梦实在看过文件之后,难免有点失落,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心想:“既然能在父亲张景惠的办公室找到这方面的秘密文件,那么父亲张景惠肯定知道更重要的情报!”

正如张梦实所料,不久之后,张梦实正在父亲张景惠的办公室里“学习历练”,担任伪满交通部大臣的谷次亨,就来到了张景惠的办公室汇报工作。通过父亲张景惠和谷次亨的谈话,张梦实得到了一个重要情报――日军内部发生了激烈的“北进”和“南下”之争,支持“南下”的日本海军一派占据了上风。

从表面上看,这个重要情报并没有提到山下奉文,好像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如果将这个重要情报,与那份“山下奉文辞去伪满洲防卫军司令官一职”的秘密文件,结合在一起分析,那么就不一样了。因此,张梦实经过分析判断,他认为山下奉文的下一步去向,肯定是太平洋战场,绝不可能北上进攻前苏联。

想到这里,张梦实立即将掌握的所有情报和自己的判断,秘密传递给了组织。后来,前苏联方面将张梦实提供的情报,和其他搜集而来的情报结合在一起,得到了一个结论――日军不会进攻前苏联。这样一来,前苏联方面就调兵遣将,集中精力去应对德国军队的进攻了。事实证明,张梦实提供的情况和判断是正确的,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朝着胜利方向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这次情报工作中,张梦实由于表现出色,很快受到了组织的称赞和表扬。1943年,张梦实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完成学业回国,在父亲张景惠的身边从事翻译工作。不久,张梦实被任命为长春情报小组的负责人,正式开始凶险残酷的“潜伏”生涯。在此期间,张梦实一直利用“国务总理大臣公子”的身份,源源不断地向组织传送情报,在隐蔽战线上作出了许多贡献。

根据张梦实的回忆,当时为了收集各种有用情报,他凭借着父亲张景惠的关系,成为了伪满高层人士酒会、牌局的常客。每当张梦实获得有用情报之后,他就用米汤或者牛奶,将情报内容密写在公开出版的杂志的空白处,然后传递出去。为了工作的隐蔽性,张梦实每次都在父亲张景惠的书房密写情报,同时再让妻子徐明为自己放哨,以防被家里人察觉。

当时,作为伪满国务总理大臣的张景惠,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自己的书房竟然成为了儿子张梦实密写情报、保存秘密文件,甚至秘密接头、开小组会的重要场所。说来,也是非常可笑,一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父子,父亲是大汉奸,儿子却是红色特工。

在这一时期,妻子徐明是张梦实的贤内助,她不仅细心照料着张梦实的生活,而且还积极参加到情报工作之中。他们二人夫妻关系非常融洽,感情非常深厚。妻子徐明,原本是张梦实家里的一个佣人,说起他们的相爱相恋,最后走进婚姻的殿堂,也是一个非常传奇的爱情佳话。

徐明自幼家境贫苦,很早就来到张梦实的家里当佣人,侍候张梦实母亲的饮食起居。不过,张梦实的母亲并不待见徐明,经常嫌弃徐明笨手笨脚,还责骂徐明不懂得察言观色。有一次,张梦实的母亲由于琐事发怒,拿着鸡毛掸子抽打跪在地上的徐明。身体单薄的徐明并没有屈服,她咬着牙默默地承受着,绝不哭喊认错。

此时,前来看望母亲的张梦实看到了这一幕,他非常不忍心,就善意地对着跪在地上的徐明说道:“你就认个错吧,这样老太太就不会打你了!”然而,徐明并没有领会张梦实的好意,她仍旧不开口道歉求饶。这样一来,张梦实对徐明的怜悯之心没有了,反而打心眼里佩服徐明。

在两人分离的日子里,他们时常有书信来往,互诉衷肠、一种甜蜜的情愫便这样产生了。张梦实从日本留学回国之后,母亲对他的婚姻大事非常关心,经常张罗着要给儿子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此时,张梦实却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非徐明不娶!”

因为张梦实的这一句话,母亲气得病倒了,她是绝对不会让儿子取徐明为妻的。后来,还是张梦实的父亲张景惠出面劝说:“我看那个丫头挺好的,要不我们就成全了儿子吧!咱们说得千好万好,不如儿子自己称心如意!”

俗话说,好事多磨!后来,在张梦实的坚持下,母亲最终无奈同意了。1943年,张梦实和徐明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婚礼,两人正式结为了夫妻。此时,徐明对丈夫张梦实从事的事业,是了解的,也是支持的。在徐明的帮助下,张梦实的秘密情报工作做得越来越好,他们夫唱妇随,生活温馨而甜蜜,着实羡煞旁人!

全面抗战胜利之后,按照组织的安排,张梦实继续潜伏在伪满内部,并利用自己身份,与前苏联军队建立联系。在此期间,张梦实向前苏联军队提供的大量情报,并为肃清长春残匪流寇、维持长春 社会 治安,以及处理各种复杂问题作出了很多积极的贡献。

有一天,张梦实得知包括父亲张景惠在内的伪满高层准备逃离长春。在此紧急关头,组织要求张梦实协助前苏联军队,对这些计划逃跑的伪满高层实施抓捕。此后,张梦实以父亲张景惠翻译的身份,配合前苏联军队挨家挨户把那些伪满高层带走,就连父亲张景惠,也被张梦实以“开会”的名义,送到了前苏联军队的手中。

不过,作为一名红色特工,由于组织并没有交代要公开身份,所以张梦实只能以“父亲张景惠的翻译”示人。这样一来,“遭到误会”的张梦实,后来也被押解到了前苏联,和伪满战犯们一起关在伯力监狱。在此期间,张梦实度日如年,他多次打报告给前苏联方面,说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并要求立即回国。

可是,前苏联方面的答复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事情太多了,忙不过来对张梦实的真实身份进行甄别。同时,前苏联方面还告诉张梦实,等你们的政府已成立,我们就会马上送你们这些人(伪满战犯)回去。就这样,张梦实被困在前苏联,迟迟无法脱身,也没办法自证身份。

在张梦实受困期间,身在长春的妻子徐明,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日子过得非常贫苦。当时,青春靓丽的徐明,身边不乏追求者,不过徐明却拒绝了,她说道:“我相信张梦实不会抛下我们母子,我不相信他已经死了,我要等他回来。即使他死了或者回不来了,我也绝不改嫁!”

可以说,张梦实受困的这段时间,是徐明最难熬的,但是她始终坚定信念――等丈夫张梦实回来!

时间过得很快,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快和前苏联方面达成了遣返伪满战犯的协议。1950年7月18日深夜,张梦实和伪满战犯们搭乘一辆闷罐列车,从前苏联境内到达了绥芬河车站。不久之后,他们又被关进了辽宁抚顺战犯管理,准备接受改造。

就在张梦实想着如何证明自己的真实身份之时,我军就开始了甄别和清查工作。为了确保详细掌握伪满战犯的情况,我军工作人员还设计了一张简历表,让伪满战犯们如实填写。在接到简历表之后,张梦实觉得说明自己真实身份的时候到了,他在简历表中写道:“参加过东北青年救亡会”,并写了证明人的名字。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我们在开头说的那一幕。最终,经过认真细致的甄别和排查,张梦实的真实身份终于搞清楚――他是潜伏在伪满内部的红色特工。真相大白了,张梦实感慨万千,此时新中国已经成立了,人民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新生活。这也就意味着,张梦实一生追求的梦想实现了。为此,张梦实这才改了名字,将原来的名字“张绍纪”,改为了“张梦实”!

后来,张梦实留在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工作,也与妻子徐明,以及孩子们团聚了。这时候,张梦实的父亲张景惠才明白,儿子和自己不一样,儿子做的事情是伟大的,是正确的。想到这里,曾经的大汉奸张景惠,流下了复杂的泪水。

1959年,大汉奸张景惠在战犯管理所中病逝。多年之后,张梦实看到了父亲张景惠的一份告白档案,父亲张景惠满怀感激地写道:“感谢政府对自己的宽大,感谢政府给自己的子侄一条出路!”此时,张梦实眼含热泪,激动不已!

后来,红色特工张梦实被派到北京国际关系学院任教,还当选了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2014年,张梦实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2岁。对于自己的一生,张梦实曾经概括说道:“出身不由己,道路可自寻!”

是啊,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但是可以选择人生的道路;如果找对了人生的道路,那么就要勇敢地,一往无前地走下去……

让我们向张梦实致敬!向无数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红色特工们致敬!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