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将三国 > 正文

新三国吴国名将排名?

2023-03-02 01:41:58  来源:网络   热度:

新三国吴国名将排名?

第一位毫无疑问当属东吴水军第一任大都督周瑜,第二位应当是周瑜的继任者鲁肃,第三位当属夷陵之战火烧连营七百里的陆逊,第四位是已非吴下阿蒙的第三任大都督吕蒙,接下来就是东吴名将太史慈,甘宁,然后就是一众武将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凌统等

三国演义中吴国有名的人物

1、顾雍(168年―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末至三国时吴国重臣。

顾雍少时受学于蔡邕,弱冠即任合肥县长,历任娄、曲阿、上虞县长,所在之处皆有治绩。任会稽郡丞,代行太守事,讨平寇贼,安定郡县。

数年后,入孙权幕府为左司马。后迁大理、奉常,又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黄武四年(225年),改任太常。同年升任丞相、平尚书事,进封醴陵侯。他为相十九年,多有匡弼辅正之词。

2、韩当(?-226年),字义公。辽西郡令支县(今河北迁安)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吴国将领。

韩当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称号,封爵石城侯。

3、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4、诸葛直(?――231年),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奉孙权的命令和卫温渡海到夷洲(今台湾)。返回东吴后,孙权认为他们二人无功而返,把他们处死。卫温和诸葛直等人是史料记载的最早到达并开发台湾的中国人。

5、卫温 (?――231年),三国时东吴将领,曾任将军职。230年(黄龙二年),东吴皇帝孙权命他与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州(台湾)、州。虽未找到州,却在台湾停留近一年。回来后,以“违诏无功”入狱被杀。

此后台湾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同大陆的联系逐渐密切,开始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顾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葛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卫温

1、孙权(182年7月5日-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东汉末三国时期吴的著名政治家,同时也是吴的缔造者及建国皇帝。而在孙权称帝之前,吴的群臣等对其称呼为将军或至尊。在位23年,享年69岁,谥号为大皇帝,庙号太祖。

2、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人称“周郎”,庐江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人,东汉末年孙权阵营重要的统帅,也是杰出优秀的军事家、战术家、战略家、政治家。

建安十三年(208年),他所指挥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史上著名以少胜多的战役,直接决定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战后两年,他在准备征伐四川、巴蜀途中身染重病,不久于巴丘病逝,年仅三十六岁。与鲁肃、吕蒙和陆逊合称四大都督。

3、吕蒙(178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邓当死后,吕蒙统领其部众,拜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

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掩护孙权逃生,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不久后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4、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省定远县)人,东汉末年东吴著名的将领、战略家、外交家、政治家,为孙权策划未来战略蓝图榻上策,在周瑜去世后接替其职务。现今世代的人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合称为四大都督,但事实上鲁肃并没有担任过都督一职。

5、黄盖,字公覆,荆州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东汉末年孙坚麾下将军,是东吴孙氏三代元勋之一;是江东十二虎臣之一。赤壁之战中率先提出火攻计策,亲自诈降而大败曹操。

三国演义中吴国有名的人物:

孙权

(182―252)即吴大帝。三国吴国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父坚为长沙太守,兄策结交江淮世家,据江东六郡。东汉末,继其兄据有江东,在鲁肃、周瑜辅佐下,治理属地。建安十三年(208年)联合刘备,大败曹操于赤壁。后吴蜀争霸,于彝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 即帝位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邺(南京)。曾派船队航海至夷州(今台湾)。设农官,实行屯田,发展生产。但赋役繁重,刑法严峻,人民不断起义反抗。

周瑜

(175―210)三国吴国名将。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世代为宦。助孙权兄策创立政权,官建威中郎将,吴中人称呼为“周郎”。后克皖,与策纳大乔、小乔。策死,与张昭同辅孙权,为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208年)以左督(正指挥)与刘备联军败曹操于赤壁。后病逝。精音乐,时有“曲有误,周郎顾”语。

大乔

三国时桥公的长女。嫁孙策,称大乔(桥)。与妹小乔(桥)合称二乔。

小乔

三国时桥公的次女。嫁周瑜,称小乔(桥)。与姐大乔(桥)合称二乔。

鲁肃

(172―217)三国吴国名将。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南)人。出身世家大族。初率百余人随周瑜至江南,得孙权敬重。建安十三年(208 年),曾军大举南下,他坚决主张联合刘备抗曹。任赞军校尉,助周瑜于赤壁大败曹军。瑜临危,荐其代己领兵,任奋武校尉。继续坚持与刘备的和好政策。

吕蒙

(178―219)三国吴国名将。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从孙权转战各地,任横野中郎将。后随周瑜等大破曹操于赤壁。受孙权之劝,多读史书、兵书,学识英博。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旋病逝。

黄盖

三国吴国将领。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初为郡吏,举孝廉。后从孙坚起兵,为别部司马。继从孙策、孙权征战。为安抚山越,曾相继任九县令长,杀不法官吏,所在平定,迁丹阳都尉。他善于驭众,爱护士卒。赤壁一战,建议火攻,并领满载薪草、灌有膏油的船只数十艘诈降,乘机因风纵火,大破曹军,以功任武陵中郎将。后为郡守,征“武陵蛮”。官至偏将军,病卒。

程普

三国吴国将领。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人。初为州郡吏,从孙坚征伐,镇压黄巾军,破董卓。后助孙策经营江南,官拜荡寇中郎将,领零陵太守。策死,与张昭等共辅孙权。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周瑜为左右督,大破曹操于赤壁(在今湖北蒲圻西北)。官至江夏太守、荡寇将军。

甘宁

三国吴国将领。字兴霸,巴郡临江(今四川忠县)人。初依附刘表,后归孙权。曾从周瑜破曹操,又从吕蒙拒关羽,以功拜西陵太守、折冲江军。后曹操进攻濡须(在今安徽),他为前都督,率兵百余夜袭曹营,使魏军大惊。建安二十年(215年),从孙权攻合肥,奋勇死战,为孙权所重。

张昭

(156―236)三国吴大臣。字子布,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初从孙权兄策,任长史、抚军中郎将。策死,与周瑜共辅孙权,赤壁战前,主降曹,为权所不满。官至辅吴将军。著作今佚。

顾雍

(168―243)三国吴国大臣。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江南士族。初为合肥长。孙权领会稽太守,以他为丞,行郡守事。孙权为吴王,累迁大理奉常,领尚书令。黄武四年(225年)为丞相,平尚书事,在吴国执政达19年。选用文武将吏能随才授任,以正直见重于孙权。

诸葛瑾

(174―241)三国吴大臣。字子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诸葛亮兄。东汉末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后从征关羽,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军公安(今属湖北)。复迁左将军,封宛陵候。为孙权所重,每大事咨访。权称帝后,官至大将军。

诸葛恪

(203―253)三国吴大臣。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诸葛瑾长子。少知名,才捷善辩。嘉禾三年(234年)任抗越将军,丹阳太守。率兵攻降山越,以其民充兵。陆逊卒,迁大将军,驻武昌,代逊领荆州事。不久孙权死,辅立孙皓。专国政。他力主伐魏,建兴二年(253年),率兵20万众攻新城,以士卒伤病,不得已退兵。然为民所怨,不久被皇族孙峻所杀。

陆逊

(183―245)三国吴名将。字伯言,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出身世家大族。孙权侄婿。精于谋略,曾与吕蒙定袭取关羽之计。黄武元年(222年),刘备率军数十万伐吴,锐不可挡,他领兵抗击,在兵力悬殊情况下,坚守七八月不战,待蜀军疲惫,实行火攻,取得彝陵之战的胜利。吴黄武七年(228年),破魏扬州牧曹休于石亭(今安徽怀宁、桐城间)。加拜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后佐太子孙登镇守武昌,官至丞相。

陆抗

(226―274)三国吴国名将。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陆逊子。年20为建武校尉,领其父众5000人。后迁立节中郎将、镇军将军等。孙皓为帝,任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驻乐乡(今湖北江陵西南)。凤凰元年(272年),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拜大司马、荆州牧,卒于官。

1、北海太史慈,字子义。曾为报孔融之恩与刘备势力共击管亥;初为刘繇部下,与孙策打斗数合不分胜负,后投孙策,能一箭射死城楼上的人,于赤壁之战前逝世,死前说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2、锦帆甘兴霸,名宁。巴郡人,初为刘焉部下,刘焉一死即与沈弥,娄发等人按照刘表指示合谋推翻刘璋,失败流亡荆州,做了一段时间锦帆游侠的事业,后投入刘表部下黄祖门下为将,因不得志转投东吴。后去世。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以对敌矣”

孙 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江东基业的奠定人(孙策、孙权的父亲)

孙 策--字伯符,孙坚的长子,其父死后统领江东。人称“小霸王”。

孙 权--字仲谋,孙坚次子,孙策之弟,承袭父兄基业,

统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

孙尚香--孙权的妹妹,为“孙刘联盟”而嫁给刘备,

后来孙刘反目,孙权又把其妹接回了东吴。

周 瑜--东吴托孤重臣,水军大都督,有名的“一代儒将”,不仅精通兵法,

而且精通音律,孙策死前曾对孙权说过:“外事不决问周瑜”。

只是英年早逝,很可惜!

张 昭--东吴托孤重臣,最重要的谋士之一,孙策死前也曾对孙权说过:

“内事不决问张昭”。

鲁 肃--颇有远见的东吴大臣,曾为“孙刘联盟”做出巨大努力。

更继周瑜之后成为东吴的大都督。

陆 逊--继鲁肃之后成为东吴的大都督,火烧连营八百里,

击败了刘备为关羽报仇大军,终导致刘备病死白帝城。

诸葛瑾--江东名士,亦是孙权的谋臣。更是诸葛亮的亲哥哥。

程 普--东吴名将,曾任水军的副都督。

黄 盖--东吴名将,赤壁之战时曾用苦肉计诈降,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典出于此。

吕 蒙--东吴名将。

甘 宁----东吴名将。

太史慈----东吴名将。

澉 泽--东吴谋士。

顾 雍----东吴谋士。

东吴也算是人杰地灵,文臣武将成群,上述是比较重要的人物,

其他人就不一一表述了!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