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易 > 正文

易武茶都有什么特点?

2023-02-19 09:52:05  来源:网络   热度:

易武茶都有什么特点?

易武茶特点:

其一,茶汤入口是否绵柔,刺激性较低,比较顺口。

其二,回甘之后是否清甜,有近似清爽的冰糖味。

其三,冲泡一二十泡之后甜韵仍存;易武茶刚开始入口表现绵柔,但后劲足,久泡仍有甜韵。如此独特茶性,无可比拟。

存放得当的易武普洱茶细腻柔滑,变化多端。一般3年之后,茶汤的品质与饱满程度可以用“丰韵细腻沉稳厚实”,“密韵足而持久”来形容,这就是易武的古树茶,时间越久越有魅力。存储陈化速度较快,密韵也会随着时间变的更加浓郁。

扩展资料:

易武是普洱茶源头地区,是云南著名的古茶区,种植茶叶的历史至少有1000多年,易武茶山包括易武正山、慢撒茶山、曼腊茶山在内,面积约750平方公里,为古六大茶山中最大的茶山。易武是著名的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也是普洱茶老茶“号级茶”的发源地。

因易武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在这样的环境下,茶树的生长和发育非常的好。森林覆盖率高和高等植物集中,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种植茶叶的理想之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易武茶

易武的易武茶山

易武古茶山、古镇,曾是镇越县府所在地,植茶制茶易茶历史悠久,尤其在清朝后期成为了六大茶山中最热闹繁华的茶马古镇和茶叶加工、集散中心。据史料已载,清嘉庆、道光年间,易武山每年产干茶70000余担。所产普洱茶就源源不断地由骡马队运出,经普洱、到下关、过丽江、进四川,到达康藏地区,部分运销印度、尼泊尔等国。 易武古茶山海拔656-2023米之间。海拔差异大,形成了立体型气候,具有温湿、温暖型两种气候特点,不同的小区气候条件造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 易武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热量丰富,雨量充沛。茶区土壤,在热带亚热带季雨林成土条件下,由紫色岩和沙岩母岩上风化发育而成,主要为砖红壤、赤红壤、黄壤。各地土质呈微酸性反应,pH值在4.6-6.5之间。土壤养分积累快,分解利用快,土壤有机质含量4.6%以上,腐殖质厚5厘米以上。土层深厚,土壤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古茶树分布区域植被生态系统保持较好,生长着诸如椿树、香樟树、榕树、漆树、董棕等高大乔木,气生植物多,树木、藤本植物繁茂,森林覆盖率高和高等植物集中,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种植茶叶的理想之地。 山山有茶树,寨寨都种茶,这是易武镇古茶山的真实写照。全镇拥有古茶树主要集中分布于麻黑、易武两个村委会的各个老茶山。 代表性古茶树有:易武村落水洞茶王树、铜箐河洒代大茶树、刮风寨大茶树。古茶树特点为:茶树分枝密,叶均水平着生;分枝级数较多,最多达四级;叶形多为长椭圆形,叶茎楔型,叶长叶宽脉对;色泽为绿或深绿色。 易武自古就以出好茶、出名优茶而著名。据茶叶质量检测数据表明,这里古树茶叶品质优良的主要因素是:1.植被保护较完整,生态环境平衡,大气无任何污染,古茶树、古茶园四周森林茂密,山清水秀,养分充足,极有利于茶树的自然生长。2.气候湿热,光、热、水、土自然条件优越,使这里的古茶树常年生机盎然,发芽早,育芽能力强,芽肥大叶身叶背茸毛多显毫。年可发多轮多次,年生长期长近10个月,2月下旬开采,11月中旬结束。3.内含物丰富,在相同条件下测试,易武古茶园茶叶的茶多酚、水浸出物、儿茶素指标,明显高于其他产茶区的同类品种茶叶。 到2004年,全镇茶叶总面积发展到1.7万亩,其中古茶园和老茶园低改1.4万余亩,种植台地茶园3200余亩,拥有茶叶种植队9个,茶叶加工厂3个,家庭普洱茶作坊20余家,干毛茶总产量300吨,其中古茶园干毛茶产量百余吨:主要加工七子饼普洱茶、紧压砖茶、绿茶。按照传统丁艺加工的普洱茶,保持了传统普洱茶的外型和品质,享誉国内外。 易武山茶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澜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强烈生津好,易武正山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的茶山。

历史:

易武地名为傣语,意为“美女蛇居住之地”因易武有个花蛇洞地名有此而得。易武在唐代属南诏银生节度管辖,元代属车里军民宣慰司,明隆庆四年(1570年)车里宣慰将其辖地划分为十二个版纳时,称版纳整董,汉话则称茶山版纳。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吴三桂率清军入云南后将易武、倚邦划入元江府,清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任将易武、倚邦划归车里宣慰司管辖。清雍正七年(1729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将车里宣慰司所辖的澜沧江以东的六个版纳规划为普洱府,易武也随之归入普洱府,乾隆初年开始易武茶山成为普洱府的贡茶采办地。进入民国后,1927年易武划归镇越县,1930年易武街成为镇越县治所驻地。

易武是云南著名的古茶区,种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已有濮人(布朗族、佤族、哈尼族等),在易武居住种茶,易武的漫撒山现在还保存有几十亩数围超过1.5米,树高达20多米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这片特大古茶园树树龄已超过千年是濮人所种。

明朝中期汉人还没进易武时,易武的布朗族、佤族、哈尼族等至少已种了五千亩以上的茶园,明朝末年江西和云南石屏的汉人进入易武,开始在易武贩茶或制作土特产品出售。1729年普洱府成立时当上易武土把总的伍乍甫其祖父便是早期到易武经商的石屏人。伍乍甫当上易武土把总后招募了大量的石屏人到易武开茶园,易武的老茶号全是石屏人创建,时至今日,易武人讲话仍有石屏腔。

清乾隆年间是易武茶业快速发展的时期,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政府颁布了云南茶法。云南实行“茶行”制购茶,思茅总茶店撤销。从乾隆初年开始,普洱府对茶的垄断经营放宽,上万的汉人涌入易武,在易武改造老茶园。开建新茶园,经过四五十年的拓垦,易武新增茶园3万亩以上。到乾隆末年,整个易武茶山南至易比,北至倮得,100多公里长德山梁上茶园呈带状连接,百里易武,山山有茶园,处处是村寨,商旅来往不绝,驿道马铃声充耳,一派兴旺景象。

易武是六大茶山一带地主经济出现最早的地方,与倚邦相比,易武的土司势力要弱一些,易武武氏家族与朝廷的关系没有倚邦曹氏家族那么紧密。至早在嘉庆末年易武土司势力已开始动摇,嘉庆初年易武的茶商已开始向土司买土地,争土地所有权,茶业的兴旺,使新兴的地主和商人们强盛起来,动摇了土司势力的经济基础,道光年间发生的茶商茶农状告武土司徇私枉法的事件即易武人说的“断案碑事件”已可看出易武土司势力的衰落,茶商势力的上升。

清咸丰后期,滇西发生了杜文秀起义,滇藏商道断租,易武人转而将茶主销东南亚和香港。越南莱州、老挝风沙里成为六大茶山茶叶外销的中转站,有广东商人在莱州设商号专收易武茶,而易武茶商也开始跑香港,到光绪年间易武经济实力超过了倚邦,成为六大茶山最大的茶叶加工基地、出口基地和内外商品流转地,1897年清政府在易武设海关,说明当地易武的对外贸易规模已非常大。

进入民国后,易武人去香港的多起来,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在香港站稳市场,易武人设茶号、注册商标的也多起来,从国民初年到30年代易武街、麻黑、易比、曼秀、落水洞、大漆树几个村寨就有茶号20多家。较大的有同庆号(庄主刘葵光)、同昌号(庄主黄备武)、乾利贞(袁谦禄等四位股东)同兴号(庄主向质卿)、泰来祥(庄主黄卫中)、福元昌(庄主余福生)、同泰昌(庄主朱宝官)。

到了现代,随着普洱茶的再次兴起,易武又重现当年的风采。几乎所有的普洱茶品牌都会推出易武地区的产品。其中以专注易武的福元号为典型代表,福元号为易武而生,深耕易武茶区,专一铸就专业。经过8载沉积,易武福元号已经成为当下潜心高品质易武茶极负盛名的企业。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