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楚霸王 > 正文

项羽为什么会乌江自刎?

2023-03-27 20:09:29  来源:网络   热度:

项羽为什么会乌江自刎?

项羽为什么会乌江自刎,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是项羽自身性格,另外一个是外部条件。

项羽,人称西楚霸王,楚国人。项羽崛起于秦末农民起义,勇猛过人,率领楚军大破秦军主力。成语“破釜沉舟”就出自项羽。项羽率领军队与秦将章邯相遇,实力相差悬殊,形势危急,此时部下都劝项羽撤退,项羽此时命令把船凿沉、把做饭的锅砸破,断掉全军的后路。全军只能奋勇杀敌,扭转局势,大破秦军主力。如果没有项羽,秦朝不会这么快灭亡。灭掉秦国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分封各个诸侯,风头一时无二。

项羽本身性格高傲,加上前期的一帆风顺,导致项羽刚愎自用,孤傲。刘邦之前是项羽手下的诸侯,被项羽分封为汉王。在项羽心中是不把刘邦放在眼里。而且楚汉争霸前期,项羽几次打败了刘邦,大破汉军。可是,就是这个一直不被放在眼里的刘邦却打败了自己,自己霸业毁于一旦,高傲项羽的心里万念俱灰,没有脸面面对天下,不愿意逃回江东,只能自刎。

除了项羽自身性格原因以外,还有外部原因导致项羽不能回到江东东山再起。项羽当时率领8000江东子弟争霸天下,江东是楚军的大本营和基地。在项羽被刘邦大败垓下时,江东已经被汉军攻下,项羽在该处的部下也投降汉军,大本营已经易主,项羽其他领土也被汉军占领。项羽即使可以回到江东,也会被汉军抓获。其清楚的明白这点,自己没有退路,霸业一去不复返,只能自刎于乌江,以谢江东子弟。

项羽乌江自刎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秦王朝被推翻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数年战争,史称“楚汉相争”。在近五年的楚汉战争中,项羽由强大转为弱小。

最后被刘邦的军队包围。这则故事记述了项羽的最后一战,此时他带着几十人突围。逃到乌江边。最后被迫自刎身亡。

项羽乌江自刎事件介绍:

项羽自忖不能脱身,就部下说:“我从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经七十余战,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击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尝败北,遂称霸天下,现在困于此,不是我不会打仗。

而是天要亡我!今日是要决死战了,我要为诸君痛快地一战,必定要胜利三次,为诸君击溃包围、斩将、砍旗,让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会打仗。”

于是,他分骑兵为四队,此时,汉军围困数重,项羽对他的骑兵们说:“我为你们杀掉对方一将!”于是,他命令骑兵们分四面向山下冲,约在山东面会合。

项羽大呼驰下,斩杀一汉将。赤泉侯杨喜追项羽,项羽大喝一声,杨喜的人马俱惊,退后数里!项羽与骑兵分为三队,汉军不知项羽在哪队,就也分三队包围。

项羽飞驰而出,又斩杀一汉将,同时杀近百人,再会合骑兵,仅损失两骑,项羽问:“怎么样?”骑兵们钦佩地回答:“和大王说的一样” 。

项羽一路逃到乌江,遇见乌江亭长,亭长劝项羽可以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

并将自己坐下马赐予亭长。于是,项羽下马步战,一口气杀了汉兵几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而后挥刀自刎。

扩展资料:

典故原文: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译文:

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长江西岸的乌江浦)。乌江亭长把船停靠在岸边等候项羽,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土地千里,民众数十万,也足够称王的。

希望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没有什么办法渡江。”项羽笑道:“上天既然要灭亡我,我为什么还要渡江呢?

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

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不在心里感到惭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年高有德的人。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遇到的都没有对手,曾经日行千里,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赠给你吧!”

于是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小轻便的武器交战。仅仅项籍就杀了汉军几百人,项王自身也受了十几处伤。

回头看见汉军骑兵中的司马吕马童(原是项羽部将,这时已背楚归汉)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面对着项羽。

指示给王翳说:“这是项羽。”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拿一千两黄金、一万户封邑悬赏征求我的头,我给你一点好处。”就自杀身亡了。

人物介绍:

项羽(公元前232年D公元前202年),项氏,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 的代表人物。

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

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

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项羽自刎乌江

项羽垓下作战失败,自刎江东,成为千古遗憾。那么在临终前,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为何宁死都不回江东呢?

原因在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里有描写,原文为:“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唱罢《垓下歌》,浴血突围,退至乌江西岸,身边只剩二十八名将士,强大的楚兵皆作烟消云散。

在对岸守望的乌江亭长,特意驾小船来接应,劝说项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位忠心耿耿的“基层干部”,用充满感情的乡音呼唤项羽回家:江东虽是小地方,也还有地千里、有民百万可供大王养精蓄锐、东山再起。他还让项羽放心,父老乡亲已把乌江上的渡船全凿沉了,只留下这一条,专门营救大王,即使汉军追来,也无法渡江。

项羽打定主意,要和走不掉的最后二十八名子弟兵一起死在家门口。他不忍让那匹乌骓马成为自己的牺牲品,托付给亭长:“这匹乌骓马已经伴随我八年了,日行千里,所向无敌,我不忍心它和我一块儿归天。我知道你是个忠厚的老者,就请你把它送回江东吧!”

项羽在人生中做出了最让他痛苦的一个决定就是我们所说的霸王别姬,亲眼看着自己最爱的女人诀别在自己的眼前却有种深深的无力感,我们都知道,项羽十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其中的心酸自然是我们能够想象到的。

让项羽升起死志的第二个原因是,在突围的路上遇到了问路的老伯,却被老伯刻意指了一个错误的方向,项羽在到达乌江发现路径错误之后已经为时已晚,此时,他一定也已经想到老伯欺骗了他,在绝境的时候他一定也在思考,老伯为什么欺骗了自己,真的是自己残暴不堪,百姓无法安居,所以不得民心?

再往后,也许是上天的眷顾,让项羽真的命不该绝,乌江亭长在江畔划船准备接项羽渡江,回归江东,东山再起。当时项羽看到的不仅仅是亭长对自己绝望之时的援助,更多看到的是江东父老对自己的期待,看到的是八千子弟兵对自己出楚伐秦的兄弟情义。

他亲眼目睹了自己征战沙场的兄弟手足,因为自己的膨胀,一个个倒在自己的面前,他的内心充满了自责,愤恨,恨天,恨运气,恨自己。在最后一刻发出了天要亡我,非战之罪的言论。

项羽最后自刎乌江,试问所有人,当自己心爱的女人死在面前却无法改变,当自己的作为被世人所遗弃,当自己的手足兄弟一个个为自己而死的时候,此时的心该是怎样的呢?有句话叫哀莫大于心死,其实不然,心若死了,所有的一切又有何意义呢?

正是这样慷慨壮烈的自刎乌江,有情有义,才让后世人所敬重,也才会让李清照写下那首千古名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报仇雪恨,可是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拔剑自刎而死。这种说法出自太史公司马迁之手,距项羽之死年代较为接近,描写得非常慷慨激昂,因而流传最为广泛,后世关于项羽自刎的传说大多源于此[1] 公元前202年,韩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垓音gāi)。项羽的人马少,粮食也快完了。他想带领一支人马冲杀出去。但是汉军和诸侯的人马把楚军包围得重重叠叠。项羽打退一批,又来一批;杀出一层,还有一层;这儿还没杀出去,那儿的汉兵又围了上来。 项羽没法突围,只好仍回到垓下大营,吩咐将士小心防守,准备瞅个机会再出战。 这天夜里,项羽进了营帐,愁眉不展。他身边有个宠爱的美人名叫虞姬,看见他闷闷不乐,陪伴他喝酒解闷。 到了定更的时候,只听得一阵阵西风吹得呼呼直响,风声里还夹着唱歌的声音。项羽仔细一听,歌声是由汉营里传出来的,唱的净是楚人的歌子,唱的人还真不少。 项羽听到四面到处是楚歌声,不觉楞住了。他失神似地说:“完了!难道刘邦已经打下西楚了吗?怎么汉营里有这么多的楚人呢。” 项羽再也忍不住了,随口唱起一曲悲凉的歌来: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音zhuī)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首歌的意思是:“力气拔得起一座山,气魄能压倒天下好汉,时运不利,乌骓马不肯跑。马儿不肯跑有什么办法?虞姬呀虞姬,我拿你怎么办?”) 项羽一连唱了几遍,虞姬也跟着唱起来。霸王唱着唱着,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旁边的侍从也都伤心得抬不起头。 当夜,项羽跨上乌骓马,带了八百个子弟兵冲过汉营,马不停蹄地往前跑去。到了天蒙蒙亮,汉军才发现项羽已经突围,连忙派了五千骑兵紧紧追赶。项羽一路奔跑,赶到他渡过淮河,跟着他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又跑了一程,迷了道儿。 项羽来到一个三岔路口,瞧见一个庄稼人,就问他哪条道儿可以到彭城。那个庄稼人知道他是霸王,不愿给他指路,哄骗他说:“往左边走。” 项羽和一百多个人往左跑下去,越跑越不对头,跑到后来,只见前面是一片沼泽地带,连道儿都没有了。项羽这才知道是受了骗,赶快拉转马头,再绕出这个沼泽地,汉兵已经追上了。 项羽又往东南跑,一路上,随从的兵士死的死,伤的伤。到了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东南),再点了点人数,只有二十八个骑兵。但是汉军的几千名追兵却密密麻麻地围了上来。 项羽料想没法脱身,但是他仍旧不肯服输,对跟随他的兵士们说:“我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经历过七十多次战斗,从来没打过一次败仗,才当上了天下霸王。今天在这里被围,这是天叫我灭亡,并不是我打不过他们啊!” 他把仅有的二十八人分为四队,对他们说:“看我先斩他们一员大将,你们可以分四路跑开去,大家在东山下集合。” 说着,他猛喝一声,向汉军冲过去。汉兵抵挡不住。纷纷散开,当场被项羽杀死了一名汉将。 项羽到了东山下,那四队人马也到齐了。项羽又把他们分成三队,分三处把守。汉军也分兵三路,把楚军围住。项羽来往冲杀,又杀了汉军一名都尉和几百名兵士。最后,他又把三处人马会合在一起,点了一下人数,二十八名骑兵只损失了两名。 项羽对部下说:“你们看怎么样?” 部下都说:“大王说的一点不错。” 项羽杀出汉兵的包围,带着二十六个人一直往南跑去,到了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恰巧乌江的亭长有一条小船停在岸边。 亭长劝项羽马上渡江,说:“江东虽然小,可还有一千多里土地,几十万人口。大王过了江,还可以在那边称王。” 项羽苦笑了一下说:“我在会稽郡起兵后,带了八千子弟渡江。到今天他们没有一个能回去,只有我一个人回到江东。即使江东父老同情我,立我为王,我还有什么脸再见他们呢。” 他把乌骓马送给了亭长,也叫兵士们都跳下马。他和二十六个兵士都拿着短刀,跟追上来的汉兵肉搏起来。他们杀了几百名汉兵,楚兵也一个个倒下。项羽受了十几处创伤,最后在乌江边拔剑自杀。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乌江自刎来到乌江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报仇雪恨,可是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拔剑自刎而死。这种说法出自太史公司马迁之手,距项羽之死年代较为接近,描写得非常慷慨激昂,因而流传最为广泛,后世关于项羽自刎的传说大多源于此。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乌江自刎来到乌江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报仇雪恨,可是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拔剑自刎而死。这种说法出自太史公司马迁之手,距项羽之死年代较为接近,描写得非常慷慨激昂,因而流传最为广泛,后世关于项羽自刎的传说大多源于此。

请采纳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