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飞飞 > 正文

诗圣杜甫 了解的看看!急求资料,生平(和阶段以及各阶段的诗歌举例)!

2023-02-07 22:40:31  来源:网络   热度:

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卷216_17 「醉时歌(赠广文馆博士郑虔)」杜甫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

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

德尊一代常R轲,名垂万古知何用。杜陵野客人更嗤,

被褐短窄鬓如丝。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

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清夜沈沈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但觉高歌有鬼神,

焉知饿死填沟壑。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儒术于我何有哉,

孔丘盗跖俱尘埃。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卷216_18 「醉歌行」杜甫

陆机二十作文赋,汝更小年能缀文。总角草书又神速,

世上儿子徒纷纷。骅骝作驹已汗血,鸷鸟举翮连青云。

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只今年才十六七,

射策君门期第一。旧穿杨叶真自知,暂蹶霜蹄未为失。

偶然擢秀非难取,会是排风有毛质。汝身已见唾成珠,

汝伯何由发如漆。春光澹沱秦东亭,渚蒲牙白水荇青。

风吹客衣日杲杲,树搅离思花冥冥。酒尽沙头双玉瓶,

众宾皆醉我独醒。乃知贫贱别更苦,吞声踯躅涕泪零。

卷216_19 「赠卫八处士」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卷216_20 「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征士」杜甫

今秋乃淫雨,仲月来寒风。群木水光下,万象云气中。

所思碍行潦,九里信不通。悄悄素郝罚鎏鎏旌憾

愿腾六尺马,背若孤征鸿。划见公子面,超然欢笑同。

奋飞既胡越,局促伤樊笼。一饭四五起,凭轩心力穷。

嘉蔬没混浊,时菊碎榛丛。鹰隼亦屈猛,乌鸢何所蒙。

式瞻北邻居,取适南巷翁。挂席钓川涨,焉知清兴终。

卷216_21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杜甫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卷216_22 「示从孙济(济字应物,官给事中、京兆尹)」杜甫

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权门多geR,且复寻诸孙。

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浑。

刈葵莫放手,放手伤葵根。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

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可论。

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

卷216_23 「九日寄岑参(参,南阳人)」杜甫

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吁嗟呼苍生,稼穑不可救。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卷216_24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杜甫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诗卷长留天地间,

钓竿欲拂珊瑚树。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征路。自是君身有仙骨,

世人那得知其故。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馀,清夜置酒临前除。罢琴惆怅月照席,

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信今何如。

卷216_25 「饮中八仙歌」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L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辨惊四筵。

卷216_26 「曲江三章,章五句」杜甫

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游子空嗟垂二毛。

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

即事非今亦非古,长歌激越梢林莽,比屋豪华固难数。

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伤泪如雨。

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卷216_27 「丽人行」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

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zc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

珠压腰w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

銮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e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

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卷216_17 「乐游园歌」杜甫

乐游古园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公子华筵势最高,

秦川对酒平如掌。长生木瓢示真率,更调鞍马狂欢赏。

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阊阖晴开i荡荡,

曲江翠幕排银榜。拂水低徊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

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数茎白发那抛得,

百罚深杯亦不辞。圣朝亦知贱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

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卷216_18 「陂行(陂在县西五里,周一十四里)」杜甫

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陂。天地f惨忽异色,

波涛万顷堆琉璃。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兴极忧思集。

鼍作鲸吞不复知,恶风白浪何嗟及。主人锦帆相为开,

舟子喜甚无氛埃。凫p散乱棹讴发,丝管啁啾空翠来。

沈竿续蔓深莫测,菱叶荷花静如拭。宛在中流渤是澹

下归无极终南黑。半陂已南纯浸山,动影袅窕冲融间。

船舷暝戛云际寺,水面月出蓝田关。此时骊龙亦吐珠,

冯夷击鼓群龙趋。湘妃汉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无。

咫尺但愁雷雨至,苍茫不晓神灵意。少壮几时奈老何,

向来哀乐何其多。

卷216_19 「陂西南台」杜甫

高台面苍陂,六月风日冷。蒹葭离披去,天水相与永。

怀新目似击,接要心已领。仿像识鲛人,空蒙辨鱼艇。

错磨终南翠,颠倒白阁影。增光辉,乘陵惜俄顷。

劳生愧严郑,外物慕张邴。世复轻骅骝,吾甘杂蛙黾。

知归俗可忽,取适事莫并。身退岂待官,老来苦便静。

况资菱芡足,庶结茅茨迥。从此具扁舟,弥年逐清景。

卷216_20 「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杜甫

广文到官舍,系马堂阶下。醉则骑马归,颇遭官长骂。

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赖有苏司业,时时与酒钱。

卷216_21 「夏日李公见访」杜甫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

旁舍颇淳朴,所愿亦易求。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

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

巢多众鸟斗,叶密鸣蝉稠。苦道此物聒,孰谓吾庐幽。

水花晚色静,庶足充淹留。预恐尊中尽,更起为君谋。

卷216_22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骊山温汤之东有龙湫)」杜甫

东山气鸿蒙,宫殿居上头。君来必十月,树羽临九州。

阴火煮玉泉,喷薄涨岩幽。有时浴赤日,光抱空中楼。

阆风入辙迹,旷原延冥搜。沸天万乘动,观水百丈湫。

幽灵斯可佳,王命官属休。初闻龙用壮,擘石摧林丘。

中夜窟宅改,移因风雨秋。倒悬瑶池影,屈注苍江流。

味如甘露浆,挥弄滑且柔。翠旗澹偃蹇,云车纷少留。

箫鼓荡四溟,异香泱漭浮。鲛人献微绡,曾祝沈豪牛。

百祥奔盛明,古先莫能俦。坡陀金虾蟆,出见盖有由。

至尊顾之笑,王母不肯收。复归虚无底,化作长黄虬。

飘飘青琐郎,文彩珊瑚钩。浩歌渌水曲,清绝听者愁。

卷216_23 「夜听许十损诵诗爱而有作」杜甫

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

何阶子方便,谬引为匹敌。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

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应手看捶钩,清心听鸣镝。

精微穿溟耄啥菖āL招徊恢ξ啵缟Ч餐萍ぁ

紫燕自超诣,翠驳谁剪剔。君意人莫知,人间夜寥阒。

卷216_24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杜甫

先帝昔晏驾,兹山朝百灵。崇冈拥象设,沃野开天庭。

即事壮重险,论功超五丁。坡陀因厚地,却略罗峻屏。

云阙虚冉冉,风松肃泠泠。石门霜露白,玉殿莓苔青。

宫女晚知曙,祠官朝见星。空梁簇画戟,阴井敲铜瓶。

中使日夜继,惟王心不宁。岂徒恤备享,尚谓求无形。

孝理敦国政,神凝推道经。瑞芝产庙柱,好鸟鸣岩扃。

高岳前,洪河左滢酢=鸪切罹罚吃方换赝

永与奥区固,川原纷眇冥。居然赤县立,台榭争ぁ

官属果称是,声华真可听。王刘美竹润,裴李春兰馨。

郑氏才振古,啖侯笔不停。遣辞必中律,利物常发硎。

绮绣相展转,琳琅愈青荧。侧闻鲁恭化,秉德崔瑗铭。

太史候凫影,王乔随鹤翎。朝仪限霄汉,容思回林s.

R轲辞下杜,飘u陵浊泾。诸生旧短褐,旅泛一浮萍。

荒岁儿女瘦,暮途涕泗零。主人念老马,廨署容秋萤。

流寓理岂惬,穷愁醉未醒。何当摆俗累,浩荡乘沧溟。

卷216_25 「沙苑行」杜甫

君不见左辅白沙如白水,缭以周墙百馀里。

龙媒昔是渥洼生,汗血今称献于此。苑中Q牝三千匹,

丰草青青寒不死。食之豪健西域无,每岁攻驹冠边鄙。

王有虎臣司苑门,入门天厩皆云屯。XZ一骨独当御,

春秋二时归至尊。至尊内外马盈亿,伏枥在s空大存。

逸群绝足信殊杰,倜傥权奇难具论。累累[阜藏奔突,

往往坡陀纵超越。角壮翻同麋鹿游,浮深簸荡鼋鼍窟。

泉出巨鱼长比人,丹砂作尾黄金鳞。岂知异物同精气,

虽未成龙亦有神。

卷216_26 「骢马行」杜甫

邓公马癖人共知,初得花骢大宛种。夙昔传闻思一见,

牵来左右神皆竦。雄姿逸态何,顾影骄嘶自矜宠。

隅目青荧夹镜悬,肉骏S连钱动。朝来久试华轩下,

未觉千金满高价。赤汗微生白雪毛,银鞍却覆香罗帕。

卿家旧赐公取之,天厩真龙此其亚。昼洗须腾泾渭深,

朝趋可刷幽并夜。吾闻良骥老始成,此马数年人更惊。

岂有四蹄疾于鸟,不与八骏俱先鸣。时俗造次那得致,

云雾晦冥方降精。近闻下诏喧都邑,肯使骐地上行。

卷216_27 「去矣行」杜甫

君不见鞲上鹰,一饱则飞掣。焉能作堂上燕,

衔泥附炎热。野人旷荡无腼颜,岂可久在王侯间。

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

卷216_28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C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萧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沈饮聊自适,放歌颇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凌晨过骊山,御榻在浴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P.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O@.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未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苟床豢啥蕖

卷216_29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杜甫

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闻君扫却赤县图,

乘兴遣画沧洲趣。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

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岂但祁岳与郑虔,

笔迹远过杨契丹。得非悬圃裂,无乃潇湘翻。

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反思前夜风雨急,

乃是蒲城鬼神入。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

野亭春还杂花远,渔翁暝蹋孤舟立。沧浪水深青溟阔,

欹岸侧岛秋毫末。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

刘侯天机精,爱画入骨髓。自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

大儿聪明到,能添老树巅崖里。小儿心孔开。

貌得山僧及童子。若耶溪,云门寺。

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卷216_30 「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杜甫

客从南县来,浩荡无与适。旅食白日长,况当朱炎赫。

高斋坐林杪,信宿游衍阒。清晨陪跻攀,傲睨俯峭壁。

崇冈相枕带,旷野怀咫尺。始知贤主人,赠此遣愁寂。

危阶根青冥,曾冰生淅沥。上有无心云,下有欲落石。

泉声闻复急,动静随所击。鸟呼藏其身,有似惧弹射。

吏隐道性情,兹焉其窟宅。白水见舅氏,诸翁乃仙伯。

杖藜长松阴,作尉穷谷僻。为我炊雕胡,逍遥展良觌。

坐久风颇愁,晚来山更碧。相对十丈蛟,H翻盘涡坼。

何得空里雷,殷殷寻地脉。烟氛蔼,魍魉森惨戚。

昆仑崆峒颠,回首如不隔。前轩颓反照,f绝华岳赤。

兵气涨林峦,川光杂锋镝。知是相公军,铁马云雾积。

玉觞淡无味,胡羯岂强敌。长歌激屋梁,泪下流衽席。

人生半哀乐,天地有顺逆。慨彼万国夫,休明备征狄。

猛将纷填委,庙谋蓄长策。东郊何时开,带甲且来释。

欲告清宴罢,难拒幽明迫。三叹酒食旁,何由似平昔。

卷216_31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杜甫

我经华原来,不复见平陆。北上唯土山,连山走穷谷。

火云无时出,飞电常在目。自多穷岫雨,行潦相Y蹙。

蓊ㄆ疲毫骰峥涨G宄客呃耍鑫揭跹迈邸

恐泥窜蛟龙,登危聚麋鹿。枯查卷拔树,Wj共充塞。

声吹鬼神下,势阅人代速。不有万穴归,何以尊四渎。

及观泉源涨,反惧江海覆。漂沙坼岸去,漱壑松柏秃。

乘陵破山门,回斡裂地轴。交洛赴洪河,及关岂信宿。

应沈数州没,如听万室哭。秽浊殊未清,风涛怒犹蓄。

何时通舟车,阴气不黪黩。浮生有荡汩,吾道正羁束。

人寰难容身,石壁滑侧足。云雷此不已,艰险路更R.

普天无川梁,欲济愿水缩。因悲中林士,未脱众鱼腹。

举头向苍天,安得骑鸿鹄。

卷216_32 「悲陈陶」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

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卷216_33 「悲青坂」杜甫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黄头奚儿日向西,

数骑弯弓敢驰突。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卷216_34 「哀江头」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

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

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

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南北。

卷216_35 「哀王孙」杜甫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

屋底达官走避胡。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待同驰驱。

腰下宝i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问之不肯道姓名,

但道困苦乞为奴。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豺狼在邑龙在野。

王孙善保千金躯。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朔方健儿好身手,

昔何勇锐今何愚。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kO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哀哉王孙慎勿疏,

五陵佳气无时无。

卷216_36 「大云寺赞公房四首」杜甫

心在水精域,衣沾春雨时。洞门尽徐步,深院果幽期。

到扉开复闭,撞钟斋及兹。醍醐长发性,饮食过扶衰。

把臂有多日,开怀无愧辞。黄鹂度结构,紫鸽下罘Q.

愚意会所适,花边行自迟。汤休起我病,微笑索题诗。

细软青丝履,光明白劢怼I畈毓├纤蓿∮眉拔嵘怼

自顾转无趣,交情何尚新。道林才不世,惠远德过人。

雨泻暮檐竹,风吹青井芹。天阴对图画,最觉润龙鳞。

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夜深殿突兀,风动金锒铛。

天黑闭春院,地清栖暗芳。玉绳回断绝,铁凤森翱翔。

梵放时出寺,钟残仍殷床。明朝在沃野,苦见尘沙黄。

童儿汲井华,惯捷瓶上手。沾洒不濡地,扫除似无帚。

明霞烂复阁,霁雾搴高牖。侧塞被径花,飘u委墀柳。

艰难世事迫,隐遁佳期后。晤语契深心,那能总箝口。

奉辞还杖策,暂别终回首。泱泱泥污人,听听国多狗。

既未免羁绊,时来憩奔走。近公如白雪,执热烦何有。

卷二百一十七

卷217_1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杜甫

文章有神交有道,端复得之名誉早。爱客满堂尽豪翰,

开筵上日思芳草。安得健步移远梅,乱插繁花向晴昊。

千里犹残旧冰雪,百壶且试开怀抱。垂老恶闻战鼓悲,

急觞为缓忧心捣。少年努力纵谈笑,看我形容已枯槁。

坐中薛华善醉歌,歌辞自作风格老。近来海内为长句,

汝与山东李白好。何刘沈谢力未工,才兼鲍昭愁绝倒。

诸生颇尽新知乐,万事终伤不自保。气酣日落西风来,

愿吹野水添金杯。如渑之酒常快意,亦知穷愁安在哉。

忽忆雨时秋井塌,古人白骨生青苔,如何不饮令心哀。

卷217_2 「晦日寻崔戢、李封」杜甫

朝光入瓮牖,尸寝惊敝裘。起行视天宇,春气渐和柔。

兴来不暇懒,今晨梳我头。出门无所待,徒步觉自由。

杖藜复恣意,免值公与侯。晚定崔李交,会心真罕俦。

每过得酒倾,二宅可淹留。喜结仁里欢,况因令节求。

李生园欲荒,旧竹颇修修。引客看扫除,随时成献酬。

崔侯初筵色,已畏空尊愁。未知天下士,至性有此不。

草牙既青出,蜂声亦暖游。思见农器陈,何当甲兵休。

上古葛天民,不贻黄屋忧。至今阮籍等,熟醉为身谋。

威凤高其翔,长鲸即事

百宝装腰带

真珠络臂鞲

笑时花近眼

舞罢锦缠头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

百年已过半

秋至转饥寒

为问彭州牧

何时救急难

绝句

江边踏青罢

回首见旌旗

风起春城暮

高楼鼓角悲

王录事许修草堂资不到聊小诘

为嗔王录事

不寄草堂资

昨属愁春雨

能忘欲漏时

绝句二首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绝句六首

日出篱东水

云生舍北泥

竹高鸣翡翠

沙僻舞〔昆鸟〕鸡

蔼蔼花蕊乱

飞飞蜂蝶多

幽栖身懒动

客至欲如何

凿井交棕叶

开渠断竹根

扁舟轻袅缆

小径曲通村

急雨捎溪足

斜晖转树腰

隔巢黄鸟并

翻藻白鱼跳

舍下笋穿墙

庭中藤刺檐

地晴丝冉冉

江白草纤纤

江动月移石

溪虚云傍花

乌栖知故道

帆过宿谁家

绝句三首

闻道巴山里

春船正好行

都将百年兴

一望九江城

水槛温江口

草堂石笋西

移船先主庙

洗药浣花溪

谩道春来好

狂风太放颠

吹花随水去

翻却钓鱼船

答郑十七郎一绝

雨后过畦润

花残步屐迟

把文惊小陆

好客见当时

武侯庙

遗庙丹青古

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

不复卧南阳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复愁十二首

人烟生处僻

虎迹归新蹄

野鹘翻窥草

村船逆上溪

钓艇收缗尽

昏鸦接翅稀

月生初学扇

云细不成衣

万国尚戎马

故园今若何

昔归相识少

早已战场多

身觉省郎在

家须农事归

年深荒草径

老恐失柴扉

金丝镂箭簇

皂尾掣旗竿

一自风尘起

犹嗟行路难

胡虏何曾盛

干戈不肯休

闾阎听小子

谈笑觅封侯

贞观铜牙弩

开元锦兽张

花门小箭好

此物弃沙场

今日翔麟马

先宜驾鼓车

无劳问河北

诸将角荣华

任转江淮粟

休添苑囿兵

由来貔虎士

不满凤凰城

江上亦秋色

火云终不移

巫山犹锦树

南国且黄鹂

每恨陶彭泽

无钱对菊花

如今九日至

自觉酒须赊

病减诗仍拙

吟多意有余

莫看江总老

犹被赏时鱼

规雁

东来万里客

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

高高正北飞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 杜工部。生平诗歌创作研究资料生平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 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 4个时期。漫游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 “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 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 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长安时期天宝五 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六载曾 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 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

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 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 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 《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 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 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流亡时期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 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

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 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 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 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 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759 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 达成都。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漂泊西南时期肃宗上元元年(760)至 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 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765 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 州。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 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 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逝世前作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 怀》,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之句,仍以国家灾难为念。这11年,他写 诗1000余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诗的七分之五强。多是绝句 和律诗,也有长篇排律。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诗歌创作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 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 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 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 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 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正如浦起龙所云:“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 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天宝后期以来,杜甫写了大量时事 政治诗。短篇如《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长篇如《夔州书怀》、《往在》、《草堂》、《遣怀》,虽内 容各异,但都是个人情感与事实相结合,抒情色彩较浓。

战争题材在杜诗中数量很大。杜甫对 不同性质的战争态度不同。反对朝廷穷兵黩武,消耗国力的有《兵车行》、《又 上后园山脚》等;支持平息叛乱,抵御外侮的有《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 首》、《观兵》、《岁暮》等。《前出塞》、《后出塞》两组诗,既歌颂了战士的壮烈英 勇,又谴责了君王拓边无厌和主将骄横奢侈;以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 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三吏”、“三别”中,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愤恨野蛮 拉丁;但大敌当前,兵源缺乏,他只能忍痛含泪劝慰被征者。表现出作者内心 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

杜甫有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咏的对 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是情、景与时事的交融,而不仅仅是情 景交融。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望》、《剑门》。杜甫还有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 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特色。杜集 中也有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感情较淡泊,尤其是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 分诗。这是他经过长期飘泊,得到暂时休息后心境的表现。在《屏迹》、《为农》、 《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中,诗人对花草树木、 鸟兽鱼虫的动态有细腻的观察,无限的喜爱和深刻的体会。体现了杜甫诗 歌和为人的另一侧面。

杜甫怀念亲友的诗,大都缠绵悱恻,一 往情深。如《月夜》怀念妻子,《月夜忆舍弟》怀念弟弟。众多怀友诗中,以怀 念李白的最为突出。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追念或谈到李白的诗有15首。 表现了他对李白的推崇和情谊。杜甫还以诗论诗,在《戏为六绝句》、《偶题》、 《解闷十二首》(其四至其八)中,表达了“转益多师”、“别裁为体”,扬弃古今 而自铸伟辞的艺术主张。在困守长安和飘泊西南时期,为求仕进和维持生 计,杜甫也作过一些内容无聊、格调不高的投赠权贵、奉和应酬的诗。其中 有不少五言排律。

杜诗体制多样,奄有众长,兼工各体, 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其五言古诗融感事、纪行、抒怀于一炉;博大精深、 无施不可,开唐代五古境界;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 村》、《赠卫八处士》、“三吏”、“三别”。七言古诗长于陈述意见,感情豪放、沉 郁,风格奇崛拗峭;如《醉时歌赠郑广文》、《洗兵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岁晏行》等。其五、七言律诗功力极高;五律如《春望》、《天末怀李白》、《后 游》、《春夜喜雨》、《水槛遣心》、《旅夜书怀》、《登岳阳楼》,七律如《蜀相》、 《野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宿府》、《白帝》、《诸将五首》、《秋兴八首》、 《登高》等;唐人律诗很少能超过它们。杜甫还有许多五言排律,几首七言排 律,使排律得到很大的发展。其《秋日夔府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长达 1000字。但杜甫排律亦多堆砌典故、投献应酬之作。其绝句即景抒情,反映 时事,并开绝句中议论之体,别开异径,贡献颇大。

杜诗内容广阔深刻,感情真挚浓郁;艺 术上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大拓展了 诗歌领域,给后世以广泛的影响。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杜甫一生潦倒, 其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南征》)。但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 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 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 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 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研究资料近 千年来,治杜之风不绝。宋代有许多杜诗的编年、分类、集注等专书,如王洙 《杜工部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鲁编次、蔡梦弼会笺的《杜工部草堂 诗笺》、徐居仁编辑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后世注释杜集的亦在百种以上, 较流行的有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 浦起龙《读杜心解》。新、旧《唐书》都有杜甫本传。两宋以后,诗话笔记中评 点、解释杜诗的文字非常丰富。中华书局1964年编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 汇编・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明末王嗣有《杜臆》、清施鸿保有《读杜诗说》。 另外,中华书局还将五四运动以来较重要的论文汇编成《杜甫研究论文集》。 传记和新的研究专著有冯至《杜甫传》、萧涤非《杜甫研究》、傅庚生《杜甫诗 论》、朱东润《杜甫叙论》。较详实的年谱有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和四 川文史研究馆的《杜甫年谱》。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g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g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g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投,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新唐书・杜甫传》

作者:欧阳修 宋祁 摘自《新唐书 艺文传》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沈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g为布衣交,g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g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g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g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g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

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缙诘龋写簦∏胁徊睿拧奥墒保合嘞亍4洌圆靡匝耪皇鸦咧史矗美稣咦澄ィ说靡桓牛宰悦ぁV粮Γ牒裘#Щ阃蜃矗婀沤穸兄瞬蛔悖δ搜嵊啵懈噘馥,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

《旧唐书・杜甫传》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注:应为开元末)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注:应为右卫率府参军)。十五载,禄山馅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注:时未尝到河西),谒肃宗于彭原(注:应为凤翔),拜右拾遗(注:应为左拾遗)。房〔王官〕为布衣时,与甫善。时〔王官〕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是年十月,〔王官〕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王官〕罢相。甫上疏言〔王官〕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王官〕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辅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注:成州之上漏去秦州),自负薪采〔木吕〕,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注:公不赴功曹之命,系代宗广德元年居梓、阆间事)。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注:武凡两镇成都,其在上元二年,则以绵州刺史迁东川节度,兼除西川。至以黄门侍郎再帅剑南,乃代宗广德二年事),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注:此在严再镇后,非上元也)。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公之去蜀东行,以公诗证之,当在严武未卒之前)。

及郭英□(“刈”的左部)代武镇成都,英□武人,粗暴,无能刺谒,耐游东蜀,依高适(注:时适已官京朝,不在东蜀,公亦未依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杨子琳功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注:去蜀后居夔且二年,史漏),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注:其时江陵无警),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注:自衡往郴,舟泊耒阳耳,未尝寓居也)。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注:阻水不在岳庙),旬日不得食。耒阳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注:当作大历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注:此说出于唐小说家,不可信,当以公诗正之),时年五十有九。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注:元氏撰墓系,无自耒阳之文),归葬于偃师西北首阳山之前。

天宝末诗人,甫与李白齐名,而白自负文格放达,讥甫龌龊,有饭颗山头之嘲诮(注:唐《本事诗》云:太白戏杜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此诗太白集不载,不可信)。元和中,词人元稹论李、杜之优劣,自后属文者,以稹论为是。

国学宝典――杜甫

[又名:杜工部,诗圣]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遁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g,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o,哺L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712壬子睿宗太极一(玄宗先天一),杜甫生于河南巩县。

717丁巳玄宗开元五,杜甫六岁。尝至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

718戊午玄宗开元六,杜甫七岁。始作诗文。

720庚申玄宗开元八,杜甫九岁。始习大字。

725乙丑玄宗开元一三,杜甫十四岁。壮游诗曰:「习年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从,以我似班扬。」原注:崔郑州尚,魏豫州启心。

726丙寅玄宗开元一四,杜甫十五岁。百忧集行曰:「忆昔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730庚午玄宗开元一八,杜甫十九岁。游晋,至郇瑕(今山西猗氏县),从韦之晋、寇锡游。

731辛未玄宗开元一九,杜甫二十岁。游吴越。

732壬申玄宗开元二0,杜甫二十一岁。游吴越。

733癸酉玄宗开元二一闰三月,杜甫二十二岁。游吴越。

734甲戌玄宗开元二二,杜甫二十三岁。游吴越。

735乙亥玄宗开元二三闰十一月,杜甫二十四岁。自吴越归东都,举进士,不第。

736丙子玄宗开元二四,杜甫二十五岁。游齐赵。交苏源明。

737丁丑玄宗开元二五,杜甫二十六岁。游齐赵。

738戊寅玄宗开元二六,杜甫二十七岁。游齐赵。

739己卯玄宗开元二七,杜甫二十八岁。游齐赵。

740庚辰玄宗开元二八,杜甫二十九岁。游齐赵。

741辛巳玄宗开元二九,杜甫三十岁。归东都。筑陆浑庄,于寒食日祭远祖当阳君。

742壬午玄宗天宝一,杜甫三十一岁。在东都。姑万年县君卒于东京仁风里。六月,还殡于河南县,公作墓志。

743癸未玄宗天宝二,杜甫三十二岁。在东都。

744甲申玄宗天宝三,杜甫三十三岁。在东都。五日,祖母范阳太君卒于陈留之私第。八月,归葬偃师,公作墓志。是年夏,初遇李白于东都。秋,游梁、宋,与李白、高适登吹台、琴台。尝渡河游王屋山,谒道士华盖君,而其人已亡。

745乙酉玄宗天宝四,杜甫三十四岁。再游齐、鲁。是时李之芳为齐州司马。夏日,李邕自北海郡来齐州,公尝从游,陪宴历下亭及鹤山湖亭。旋暂如临邑(属齐州)。秋后至兖州,时李白避归东鲁。公与同游,情好益密。公赠白诗所云「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者是也。俄而工将西去,白亦有江东之游,城东石门一别遂无复相见之日矣。

746丙戌玄宗天宝五闰十月,杜甫三十五岁。自齐、鲁归长安。从汝阳王Q、驸马郑潜耀游。

747丁亥玄宗天宝六,杜甫三十六岁。在长安。

748戊子玄宗天宝七,杜甫三十七岁。在长安。屡上诗韦济,求汲引。与书家顾诫奢订交,约当此时。

749己丑玄宗天宝八,杜甫三十八岁。在长安。冬日,归东都,因谒玄元皇帝庙,观吴道子所画壁。

750庚寅玄宗天宝九,杜甫三十九岁。来长安。初遇郑虔。

751辛卯玄宗天宝一0,杜甫四十岁。在长安。进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秋,病疟。友人魏君冒雨见访,因作秋述贻之。病后过王倚,王饷以酒馔,感激作歌赠之。是年,在杜位宅守岁。

752壬辰玄宗天宝一一,杜甫四十一岁。在长安。召试文章,送隶有司参列选序。暮春,暂归东都。冬,高适随歌舒翰入朝,与公暂集,俄复别去,公有诗送之。

753癸巳玄宗天宝一二,杜甫四十二岁。在长安。首夏,同郑虔游何将军山林。次子宗武约生于此年秋。

754甲午玄宗天宝一三闰十一月,杜甫四十三岁。在长安。进封西岳赋。自东都移家至长安,居南城之下杜城。因田梁丘投诗河西节度使歌舒翰。岁中,张�自卢溪召还,再迁为太常卿,公复上诗求助。又进雕赋,表中词益哀激。秋后,淫雨害稼,物价暴贵,公生计益艰,遂携家往奉先,馆于廨舍。

755乙未玄宗天宝一四,安禄山反。杜甫四十四岁。在长安。岁中往白水县,省舅氏崔十九翁。九月,同崔至奉先。十月,归长安,授河西尉(河西县故城在今云南河西县境),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十一月,又赴奉先探妻子,作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岁暮,丧幼子。

756丙申肃宗至德一(玄宗天宝一五)七月改元,安禄山称大燕皇帝。玄宗奔蜀。杀杨国忠、杨贵妃。杜甫四十五岁。岁初,在长安。五月,至奉先壁难,携眷来往白水,寄居舅氏崔少府高斋。六月,又自白水取道华原,赴~州(今西~县)。至三川县同家洼,寓故人孙宰家。闻肃宗及位灵武,即留妻子于三川,孓身从芦子关奔行在所。途中为贼所得,遂至长安。九月,于长安路隅遇宗室子弟,乞舍身为奴,感恸作哀王孙。

757丁酉肃宗至德二闰八月,安庆绪杀禄山。张巡、许远战死。郭子仪复东京。史思明等降。杜甫四十六岁。春,陷贼中。在长安时从赞公苏端游。四月,自金光门出,间道窜归凤翔。五月十六日,拜左拾遗。是月,房管得罪,公抗述救之。肃宗怒,诏三司推问,张镐、韦陟等救之,仍放就列。六月,同裴荐等四人荐岑参。闰八月,墨制放还~州省家。于是徒步出凤翔,至州,始从李嗣业借得乘马。归家卧病数日。作北征。十一月,自~州至京师。

758戊戌肃宗乾元一(至德三)二月改元,复以载为年,史思明反。杜甫四十七岁。任左拾遗。春,贾至、王维、岑参皆在谏省,时共酬唱。时毕曜亦在京师,居公之邻舍。四月,玄宗亲享九庙,公得陪祀。六月,房管因贺兰进明谮,贬为州刺史。公坐管党,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是秋,尝至蓝田县访崔兴宗、王维。冬末,以事归东都陆浑庄,尝遇孟云卿于湖城县城东。

759己亥肃宗乾元二,史思明称燕王。杜甫四十八岁。春,自东都归华州(西华县),途中作三吏、三别六首。时属关辅饥馑。遂以七月弃官西去。度陇,赴秦州(甘肃天水)。是时有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寄李白二十韵。又有寄高适、岑参、贾至、严武、郑虔、毕曜、薛据及张彪诗。时赞公亦谪居秦州,尝为公盛言西枝村之胜,因作计卜居。置草堂,未成,会同谷宰来书言同谷可居,遂以十月,赴同谷。途经赤谷、铁堂峡、盐井、寒峡、法镜寺、青阳峡、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功山、凤凰台,皆有诗。至同谷,居栗亭。贫益甚,拾橡栗,掘黄独以自给。居不逾月,又赴成都。以十二月一日就道,经木皮岭、白沙渡、飞仙阁、石柜阁、桔柏渡、剑门、鹿头山。岁终至成都,寓居浣花溪寺。时高适方刺彭州,公甫到成都,适即寄诗问讯。

760庚子肃宗上元一(乾元三年)闰四月改元,杜甫四十九岁。在成都。春,卜居西郭之浣花里。表弟王十五司马遗赀营造,徐卿(疑即知道)、萧实、何雍、韦班(应物侄)三明府供果木栽,开岁始事,季春落成。时韦偃寓居蜀中,尝为公画壁。初秋,暂游新津,晤裴迪。秋晚至蜀州,晤高适。冬,复在成都。

761辛丑肃宗上元二,史朝义杀史思明。杜甫五十岁。居草堂。开岁,又往新津。二月,归成都。秋,至青城。旋又归成都。是时多病,生计艰窘。始有迁地吴楚之念。冬,高适至成都,尝同王抡过草堂会饮。

762壬寅肃宗宝应一四月改元,帝及玄宗崩,太子豫及位。诗人李白死(701-762)。杜甫五十一岁。自春至夏,居草堂。与严武唱和甚密。武时有馈赠。七月,送严武还朝,以舟至绵州,抵奉济驿,登陆,遂分手而还。会徐知道反,道阻,乃入梓州。秋末,回成都迎家至梓,然颇有东游之意。十一月,往射洪县,到金华山玉京观,寻陈子昂读书堂遗迹。又访县北东武山子昂故宅。旋复南之通泉县,访郭元振故居,于庆善寺观薛稷书画壁。又于县署壁后观稷所画鹤。

1、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春日忆李白》

4、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兵车行》

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8、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9、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10、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小寒食舟中作》

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1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

13、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咏怀古迹五首》

14、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咏怀古迹五首》

15、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

16、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

17、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1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

19、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

20、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2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2、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2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2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5、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2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27、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江村》

2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

29、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天末怀李白》

30、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二首》

31、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梦李白二首》

32、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垂老别》

3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34、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g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1962年,杜甫诞生1250周年时,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杜甫年谱

712壬子睿宗太极一(玄宗先天一),杜甫生于河南巩县。

717丁巳玄宗开元五,杜甫六岁。尝至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

718戊午玄宗开元六,杜甫七岁。始作诗文。

720庚申玄宗开元八,杜甫九岁。始习大字。

725乙丑玄宗开元一三,杜甫十四岁。壮游诗曰:「习年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从,以我似班扬。」原注:崔郑州尚,魏豫州启心。

726丙寅玄宗开元一四,杜甫十五岁。百忧集行曰:「忆昔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730庚午玄宗开元一八,杜甫十九岁。游晋,至郇瑕(今山西猗氏县),从韦之晋、寇锡游。

731辛未玄宗开元一九,杜甫二十岁。游吴越。

732壬申玄宗开元二0,杜甫二十一岁。游吴越。

733癸酉玄宗开元二一闰三月,杜甫二十二岁。游吴越。

734甲戌玄宗开元二二,杜甫二十三岁。游吴越。

735乙亥玄宗开元二三闰十一月,杜甫二十四岁。自吴越归东都,举进士,不第。

736丙子玄宗开元二四,杜甫二十五岁。游齐赵。交苏源明。

737丁丑玄宗开元二五,杜甫二十六岁。游齐赵。

738戊寅玄宗开元二六,杜甫二十七岁。游齐赵。

739己卯玄宗开元二七,杜甫二十八岁。游齐赵。

740庚辰玄宗开元二八,杜甫二十九岁。游齐赵。

741辛巳玄宗开元二九,杜甫三十岁。归东都。筑陆浑庄,于寒食日祭远祖当阳君。

742壬午玄宗天宝一,杜甫三十一岁。在东都。姑万年县君卒于东京仁风里。六月,还殡于河南县,公作墓志。

743癸未玄宗天宝二,杜甫三十二岁。在东都。

744甲申玄宗天宝三,杜甫三十三岁。在东都。五日,祖母范阳太君卒于陈留之私第。八月,归葬偃师,公作墓志。是年夏,初遇李白于东都。秋,游梁、宋,与李白、高适登吹台、琴台。尝渡河游王屋山,谒道士华盖君,而其人已亡。

745乙酉玄宗天宝四,杜甫三十四岁。再游齐、鲁。是时李之芳为齐州司马。夏日,李邕自北海郡来齐州,公尝从游,陪宴历下亭及鹤山湖亭。旋暂如临邑(属齐州)。秋后至兖州,时李白避归东鲁。公与同游,情好益密。公赠白诗所云「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者是也。俄而工将西去,白亦有江东之游,城东石门一别遂无复相见之日矣。

746丙戌玄宗天宝五闰十月,杜甫三十五岁。自齐、鲁归长安。从汝阳王Q、驸马郑潜耀游。

747丁亥玄宗天宝六,杜甫三十六岁。在长安。

748戊子玄宗天宝七,杜甫三十七岁。在长安。屡上诗韦济,求汲引。与书家顾诫奢订交,约当此时。

749己丑玄宗天宝八,杜甫三十八岁。在长安。冬日,归东都,因谒玄元皇帝庙,观吴道子所画壁。

750庚寅玄宗天宝九,杜甫三十九岁。来长安。初遇郑虔。

751辛卯玄宗天宝一0,杜甫四十岁。在长安。进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秋,病疟。友人魏君冒雨见访,因作秋述贻之。病后过王倚,王饷以酒馔,感激作歌赠之。是年,在杜位宅守岁。

752壬辰玄宗天宝一一,杜甫四十一岁。在长安。召试文章,送隶有司参列选序。暮春,暂归东都。冬,高适随歌舒翰入朝,与公暂集,俄复别去,公有诗送之。

753癸巳玄宗天宝一二,杜甫四十二岁。在长安。首夏,同郑虔游何将军山林。次子宗武约生于此年秋。

754甲午玄宗天宝一三闰十一月,杜甫四十三岁。在长安。进封西岳赋。自东都移家至长安,居南城之下杜城。因田梁丘投诗河西节度使歌舒翰。岁中,张�自卢溪召还,再迁为太常卿,公复上诗求助。又进雕赋,表中词益哀激。秋后,淫雨害稼,物价暴贵,公生计益艰,遂携家往奉先,馆于廨舍。

755乙未玄宗天宝一四,安禄山反。杜甫四十四岁。在长安。岁中往白水县,省舅氏崔十九翁。九月,同崔至奉先。十月,归长安,授河西尉(河西县故城在今云南河西县境),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十一月,又赴奉先探妻子,作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岁暮,丧幼子。

756丙申肃宗至德一(玄宗天宝一五)七月改元,安禄山称大燕皇帝。玄宗奔蜀。杀王国忠、杨贵妃。杜甫四十五岁。岁初,在长安。五月,至奉先壁难,携眷来往白水,寄居舅氏崔少府高斋。六月,又自白水取道华原,赴~州(今西~县)。至三川县同家洼,寓故人孙宰家。闻肃宗及位灵武,即留妻子于三川,孓身从芦子关奔行在所。途中为贼所得,遂至长安。九月,于长安路隅遇宗室子弟,乞舍身为奴,感恸作哀王孙。

757丁酉肃宗至德二闰八月,安庆绪杀禄山。张巡、许远战死。郭子仪复东京。史思明等降。杜甫四十六岁。春,陷贼中。在长安时从赞公苏端游。四月,自金光门出,间道窜归凤翔。五月十六日,拜左拾遗。是月,房管得罪,公抗述救之。肃宗怒,诏三司推问,张镐、韦陟等救之,仍放就列。六月,同裴荐等四人荐岑参。闰八月,墨制放还~州省家。于是徒步出凤翔,至州,始从李嗣业借得乘马。归家卧病数日。作北征。十一月,自~州至京师。

758戊戌肃宗乾元一(至德三)二月改元,复以载为年,史思明反。杜甫四十七岁。任左拾遗。春,贾至、王维、岑参皆在谏省,时共酬唱。时毕曜亦在京师,居公之邻舍。四月,玄宗亲享九庙,公得陪祀。六月,房管因贺兰进明谮,贬为州刺史。公坐管党,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是秋,尝至蓝田县访崔兴宗、王维。冬末,以事归东都陆浑庄,尝遇孟云卿于湖城县城东。

759己亥肃宗干元二,史思明称燕王。杜甫四十八岁。春,自东都归华州(西华县),途中作三吏、三别六首。时属关辅饥馑。遂以七月弃官西去。度陇,赴秦州(甘肃天水)。是时有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寄李白二十韵。又有寄高适、岑参、贾至、严武、郑虔、毕曜、薛据及张彪诗。时赞公亦谪居秦州,尝为公盛言西枝村之胜,因作计卜居。置草堂,未成,会同谷宰来书言同谷可居,遂以十月,赴同谷。途经赤谷、铁堂峡、盐井、寒峡、法镜寺、青阳峡、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功山、凤凰台,皆有诗。至同谷,居栗亭。贫益甚,拾橡栗,掘黄独以自给。居不逾月,又赴成都。以十二月一日就道,经木皮岭、白沙渡、飞仙阁、石柜阁、桔柏渡、剑门、鹿头山。岁终至成都,寓居浣花溪寺。时高适方刺彭州,公甫到成都,适即寄诗问讯。

760庚子肃宗上元一(干元三年)闰四月改元,杜甫四十九岁。在成都。春,卜居西郭之浣花里。表弟王十五司马遗赀营造,徐卿(疑即知道)、萧实、何雍、韦班(应物侄)三明府供果木栽,开岁始事,季春落成。时韦偃寓居蜀中,尝为公画壁。初秋,暂游新津,晤裴迪。秋晚至蜀州,晤高适。冬,复在成都。

761辛丑肃宗上元二,史朝义杀史思明。杜甫五十岁。居草堂。开岁,又往新津。二月,归成都。秋,至青城。旋又归成都。是时多病,生计艰窘。始有迁地吴楚之念。冬,高适至成都,尝同王抡过草堂会饮。

762壬寅肃宗宝应一四月改元,帝及玄宗崩,太子豫及位。诗人李白死(701-762)。杜甫五十一岁。自春至夏,居草堂。与严武唱和甚密。武时有馈赠。七月,送严武还朝,以舟至绵州,抵奉济驿,登陆,遂分手而还。会徐知道反,道阻,乃入梓州。秋末,回成都迎家至梓,然颇有东游之意。十一月,往射洪县,到金华山玉京观,寻陈子昂读书堂遗迹。又访县北东武山子昂故宅。旋复南之通泉县,访郭元振故居,于庆善寺观薛稷书画壁。又于县署壁后观稷所画鹤。

763癸卯代宗广德一(宝应二)七月改元闰正月,李怀仙杀史朝义。杜甫五十二岁。正月,在梓州,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便欲还都,俄而复思东下吴楚。间尝至阆州(四川阆中),因游牛头、兜率、惠义诸寺。既归梓,又因送辛员外,至绵州。自绵归梓。又往汉州。夏,返梓州。初秋,复别梓赴阆。九月,祭房管。秋尽,得家书,知女病,因急归梓。十一月,将出峡为吴楚之游,于是命弟占归成都检校草堂。

764甲辰代宗广德二,杜甫五十三岁。春首,自梓州e家东J出峡,先至阆州。会朝廷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以行程既定,不赴召。二月,离阆东去,闻严武将再镇蜀,大喜,遂改计却赴成都。三月,归成都。六月,严武表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秋,居幕中,颇不乐,因上诗严武述胸臆。遂得乞假暂归草堂。是时,曹霸在成都,公作丹青引赠之。弟颖往齐州。岁晚,因事寄诗贾至。是年与严武唱和最密。

765乙巳代宗永泰一闰十月,杜甫五十四岁。正月三日,辞幕府,归浣花溪。自春徂夏,居草堂。五月,携家离草堂南下。至嘉州(四川乐山)。六月,至戎州(四川宜宾)。自戎州至渝州(重庆)。候严六侍御,不到,先下峡。入秋,至忠州(四川忠县),居龙兴寺院。九月,至云安县(四穿白帝城)。因病,遂留居云安,馆于严明府之水阁。

766丙午代宗大历一(永泰二年)十一月改元,杜甫五十五岁。春,在云安。时岑参方为嘉州刺史,寄诗赠之。春晚,移居夔州。初寓山中客堂。秋日,移寓西阁。秋后,柏茂琳为夔州都督,公颇蒙资助。是年多追忆旧游之作。

767丁未代宗大历二,杜甫五十六岁。在夔州。春,自西阁移居赤甲。三月,迁居鞑菸荨8秸泄八氖叮咂允叮钟械咎锶舾汕辏诮敝汀5芄圩跃┦础G铮蚧竦驹葑《汀J饰馑痉ㄗ灾抑堇矗粢鞑萏媒栉饩又J鞘保几炊尉O嬷狻J率湃眨谫缰荼鸺菰终劾钍镂琛附F鳌埂1灸甓愿炊嗖 G铮蠖剂

768戊申代宗大历三闰六月,杜甫五十七岁。正月中旬,去夔出峡。临去,以鞴霸锨湫帧H拢两辍O娜眨萑缤庖亍A艚晔拢牟坏靡狻G锬凭庸蚕亍S龉私肷荨⒗罱啵ê馗福┘吧祝繇彩隆K觋蹋猎乐荨

769己酉代宗大历四,杜甫五十八岁。正月,自岳州至南岳,游道林二寺,观宋之问题壁。宿青草湖,又宿白沙驿。过湘阴,谒’湘夫人祠。更溯流而上,以二月初抵凿石浦,宿之。又过津口,次空灵岸。宿花石戌,次晚洲(在湘潭)。三月,抵潭州(湖南长沙)。发潭州,次白马潭,入乔口。至铜官渚,阻风。发铜官,宿新康江口。次双枫浦,遂抵衡州(湖南衡阳)。夏,畏热,复回潭州。时苏涣居江侧,忽一日,访公于舟中,公请涣诵诗,大赏异之,遂订交焉。终岁在潭州。

( )

770庚戌代宗大历五,杜甫卒(712-770)。杜甫五十九岁。春,在潭州。正月二十一日,检故帙,得高适上元二年人日见寄诗,因追酬一首,寄示汉中王r及敬超先。暮春,逢李龟年。四月,避乱入衡州。欲往郴州依舅氏崔伟,因至耒阳,时属江涨,泊方田绎,半旬不得食。聂令驰书为致牛炙白酒。盛夏回棹,秋至潭州,小憩,遂遍别亲友,溯湘而下,将出沔鄂,由襄阳转洛阳逦归长安。冬,竟以寓卒于潭岳间,旅殡岳阳。

杜甫(公元712--770),唐朝著名诗人,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g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g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g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投,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编辑本段史传论述

《新唐书・杜甫传》

作者:欧阳修 宋祁 摘自《新唐书 艺文传》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沈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g为布衣交,g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g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g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g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g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

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缙诘龋写簦∏胁徊睿拧奥墒保合嘞亍4洌圆靡匝耪皇鸦咧史矗美稣咦澄ィ说靡桓牛宰悦ぁV粮Γ牒裘#Щ阃蜃矗婀沤穸兄瞬蛔悖δ搜嵊啵懈噘馥,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

《旧唐书・杜甫传》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注:应为开元末)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注:应为右卫率府参军)。十五载,禄山馅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注:时未尝到河西),谒肃宗于彭原(注:应为凤翔),拜右拾遗(注:应为左拾遗)。房〔王官〕为布衣时,与甫善。时〔王官〕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是年十月,〔王官〕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王官〕罢相。甫上疏言〔王官〕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王官〕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辅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注:成州之上漏去秦州),自负薪采〔木吕〕,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注:公不赴功曹之命,系代宗广德元年居梓、阆间事)。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注:武凡两镇成都,其在上元二年,则以绵州刺史迁东川节度,兼除西川。至以黄门侍郎再帅剑南,乃代宗广德二年事),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注:此在严再镇后,非上元也)。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公之去蜀东行,以公诗证之,当在严武未卒之前)。

及郭英□(“刈”的左部)代武镇成都,英□武人,粗暴,无能刺谒,耐游东蜀,依高适(注:时适已官京朝,不在东蜀,公亦未依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杨子琳功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注:去蜀后居夔且二年,史漏),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注:其时江陵无警),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注:自衡往郴,舟泊耒阳耳,未尝寓居也)。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注:阻水不在岳庙),旬日不得食。耒阳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注:当作大历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注:此说出于唐小说家,不可信,当以公诗正之),时年五十有九。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注:元氏撰墓系,无自耒阳之文),归葬于偃师西北首阳山之前。

天宝末诗人,甫与李白齐名,而白自负文格放达,讥甫龌龊,有饭颗山头之嘲诮(注:唐《本事诗》云:太白戏杜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此诗太白集不载,不可信)。元和中,词人元稹论李、杜之优劣,自后属文者,以稹论为是。

国学宝典――杜甫

[又名:杜工部,诗圣]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遁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g,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o,哺L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