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二封印 > 正文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读书

2023-01-23 15:40:34  来源:网络   热度:

朱光潜先生求学于欧洲时,从海外寄回了十二封写给青年朋友的信。

这是第一封信,谈读书。

2020年开始读书,有了这样的感觉,书真的是读不完啊。(想起小时候,不想写作业,只想看电视,妈妈说:电视是看不完的。)

也是读了些没用的书,因为只要看到别人安利,听到别人推荐,就加入书架,其他的不去思考,就花时间去看。除了看不下去的。书架上太多未读的书,是一份压力,也是一种茫然。

书海浩瀚无边,但个人时间、精力有限,所以,读书也需要学会选择。

经典,值得读一遍两遍甚至无数遍。

“读书就要读经典”、“读书要向上溯源”、“读书在质不在量”,“读完了不如读懂了”……

都这么说,我也知道读经典的益处,但经典的门槛对我来说实在是高了。翻开《红楼梦》,我看不下去啊,想弃了,不行,这是经典中的经典,我逼着自己看,我认识每个字(嗯……也不是每个字都认识),我不解其意,好痛苦啊!那这样的阅读还有必要吗?

(还有,我看到的读书大V,他们基本读的都是每年新出版的书,只是为了跟上节奏推荐?)

在b 站看到马家辉的视频,置顶评论是: 想问叔怎么能把书读的有质量,因为很多读过就忘了,留不下什么。我不太接受“融进气质里”类似的说法。想得到一些实在的东西该怎么读书呢?

马家辉回答: 有速读有细读有重读。按书的性质和自己的需要。读书若先前已有基础,便较易判断该如何读,掌握自己和书之间的关系,先下一番苦功,到了某天,会突然有「通」感,知道自己要什么和如何要。

大多教授读书方法的书里,都是提议:从自己感兴趣的书开始读,培养读书习惯。然后,在坚持阅读的过程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才能通过阅读不断得到成长与收获。

所以,要想知道自己要什么和如何要,只有先下一番苦功!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