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纪元 > 正文

如果地球是自南向北转,而不是自西向东转,会有哪些现象呢,比如白昼,气候等等的变化

2023-12-08 02:41:09  来源:网络   热度:

楼主有思想有见地呀!

没错,如果发生了地球转向在一天之内变化成自南向北这样的事,对整个地球生物圈来说将是灭顶之灾。

    首先,最明显的应该是昼夜变化的现象,太阳不会从东升起,而会从北升起南边落下。

    然后灾难就来了。短时间内全球的信风都会与新热流产生的强风交互成混乱的气流,但是两股气流是成垂直方向的,所以极有可能在全球范围上出现龙卷风。一切东西被卷上天,但不会像单纯的一道龙卷风那样有固定命运,过半小时就掉下来,几百道龙卷风产生的作用极复杂,可能你才被吹起就掉了下来,突然又吹起,你的肺部可能被局部气压压爆,也可能窒息。房屋、汽车都会被吹上天,你处境极危险,可能会撞到一切东西。再就是被风卷起后怎么都下不来,这样持续数月,假设你的身体超级强壮,那么你惨了,你可能会被饿死在空中。

    然后混乱的风因为能量用尽而停歇,全球的气流状况将重新排布,这个过程是缓慢的,从现在的南北经线蔓延开,被混乱风搅乱的全球的云会慢慢按新规律分布。地球很长时间内将不会有稍微大点的风,理论上这个时间会持续一年,但地球这时已没有了四季,以前的一年已不再拥有气候周期性的意义,所以会持续多久不好说。但是就算有风了,也不会和从前一样。这个气候变化带来的结果是,所有靠风来传播花粉的植物都会灭绝,这类植物占地球陆生植物的大多数,整个自然生物网的食物链都会在同一个地方断开(也就是说依靠这些植物存活的大多数昆虫、食草动物都会继而灭绝,然后靠这些昆虫、食草动物存活的食肉动物又会受到波及)。

    过了几个月后没有四季的现象凸显出来了,那些靠周期性迁徙的动物(或者是为了避寒,或者是为了繁殖,这些动物占水生动物的99%以上),都会找不到正确、合适的迁徙地区,如海龟的蛋会得不到足够的日晒而变死蛋,季候鸟群靠磁场的带领冬天飞往了更寒冷的地域而被冻僵。一切小学老师教过的秋天落叶、春天发芽的树木千万年来都遵循着同样的规律,都会因不适应新变化而死亡,世上只剩下松树傲立在悬崖边。

    地球的南北两极会很快的融化,海平面上升,地面减少,南北极不再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也不会像楼上说的出现“东西两极”的状况。极地出现不是由地球自转决定的,是公转自转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为公转,地球上不会有某个地区被太阳一直烤着,而是大多数地方都有被太阳直射的机会,于是地球的暖热不再按经度或纬度分布,会按晒到太阳的频率分布,那是一个二维球面上的双曲线,这么说吧,篮球见过吗,地球冷热区域就和篮球上面那个曲线差不多,没有绝对的两极。而经度方向上新的“赤道”将会因为旋转线速度最大,而均匀的成为地球上最冷的地区,一条“冰带”。

    地球上气流和水流等物体运动的路径发生固定的偏转,这种现象称为科里奥利作用,或地球偏向力作用。由暖流的运动而携带的大量藻类是很多鱼虾等下层动物的食源,这些下层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支柱,由于暖流不按周期到来而被饿死的话,会使所有海洋生物受到空前的生存挑战。

    重力作用的另一个反映是潮汐,潮汐不按规律涨起的话,很多生物行为都会受到一系列影响,如大马哈鱼将无法上游产卵而死绝。

    自转导致重力加速度的变化,会使大陆板块错向漂移,高山是会倒,峡谷也会被填平,于是发生频繁的地震、火山爆发,这个地震可不同于一般地震,一次地震可能会在平原地区形成新的珠穆朗玛峰,或者东非大裂谷。这样的灾难是人类不可抵抗的。

    要说这个过程太复杂,而且很多现象都需要数据支持才能预料后果,否则差距千里。好莱坞是不会拍这种科幻片的。但你这想法很新奇,很有讨论价值。

PS:其实地球磁场的南北和地轴的南北存在着偏差,并不是重合的,上面的推论是建立在假设没有偏差的基础上的,否则问题就会很复杂,很矛盾。

地转偏向力示意图:

有一点我要强调,也许不是冰雪融化的问题,而是到处是冰川的问题,极圈的扩大,很可能是这个结果。。。

1.因为地球的自传轴从23°变成67°,这样会导致极昼极夜的范围扩大到地球的大部分地区,不再有南极北极,只有东极西极,但气温为,极昼的一面,酷热难耐(太阳的直射点会几乎到达极地,也许不是这样,极夜的一面温度极低。。

2.因为不同地区气温反差大,洋流和空气流动过于频繁,我想像普通飓风这样的天气会成家常便饭,夏天的一面,冰雪融化,冬天的一面,海水结冰,这样导致海水季节性上涨下降明显,极地的气温很难说清,一方面是太阳的长时间不照射,以及遮天蔽日的乌云,一方面是洋流的影响,总之只有两个结果,要么全球冰天雪地导致太阳光反射严重,以及乌云的长时间遮挡,气温极低,要么,遍地海洋,吸收严重气温极高,还是很难推测的,对于地球来说,从太阳吸收的能量极限是不变的,但会因为地球自身的变化导致能量减少,所以并不是可以轻易想象出结果的,因为长时间的极夜,我想如果海洋结冰迅速的话(大量的土地半年不见天日),一旦面向太阳,会反射大量太阳光回归宇宙,无法转变为地面的红外辐射来加温空气,以及过多的冰川无法即使融化,气温无法开速上升来加剧融化的速度,又到了冬天,持续时间长,会导致地球冰川面积极大,因为地球现在就是这样,极圈内气温低下,所以很大可能的结果是,极圈面积的扩大,低气温加剧,你应该明白一点,太阳为地球提供的最大能量是不会变得,所以升温也是有限的,太阳的照射同时也会导致遮天蔽日的乌云来遮挡阳光,地球是有条件采取“不接受态度”对待太阳,地面气温就极低,完全回归宇宙,或者被平流层的截住无法回到地面,对地面对流层影响变小。。。

3。看极光还是和原来差不多,自转的改变,未必影响磁极的改变。。。

总之恶劣的天气势必导致人类无法生存,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种事情很那发生,因为需要极大的冲量才能时地球的方向发生改变,这种大小是无法想象的,比如火星以极高速度撞击地球,这样地球也无法保证是圆的,连和太阳的距离都要极大的改变。。。

也许黄易大大的《文明之秘》能对你的疑问有所帮助,找了一段你先看看:

史前大劫

关于地轴转变的可能性,根多天文学者和地球物理学家都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假若地球的旋转轴突然移动的话,产生的压力就可将地球扯成碎块,移动的可能只是地壳。

但这却没法解释为何毛象会从热带送至寒带骤然急冻起来,也解释不了在格陵兰和南极地方:一些植物化石。其中有些植物全年天天都需要阳光才能生长,而两极每年只有六个月有些微阳光,就这一点,在过去某一时间,若不是以前两极的位置在另一个方位,就是今天的两极以前是在另一个位置,只有地轴转变能给予最完满的解释。

近年来的大陆漂移说虽可解决地壳变动的问题,但那过程大缓慢了,每年只有两寸,绝不能使毛象刹那问由热带被送往北极去。

科学家想了种种合理的解释,例如地球的“冰冷周期”,“冻土陷阱”诸如此类,但却殊难令人满意,那等于对将全球恐龙毁灭的大灾难众见纷纭,莫衷一是,如出一辙。

无论如何,在人类历史以前,地球出现过大灾劫,则是无可置疑的事。

那是否也会发生在不久的将来?

史前灾难的时间

假设人类史前时期确实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灾难,又假设这灾难是因为地轴的转变形成,造成了大禹和诺亚方舟的洪水、阿特兰提斯文明的陆沉、热带的毛象被送到西伯利亚的冻土层急冻起来,那究竟这灾难发生在甚么时间?

这便要回到最先提起“阿特兰提斯文明”的柏拉图了,他说灾难发生在他之前的九千年问,亦即是距令万多年前,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

这是个根富争论性的时间,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阿特兰提斯”是子虚乌有的驰想,缺乏任何实际的证据,而事实上也似乎是如此,至今天为止,所有搜寻阿特兰提斯的行动,就像找尼尔斯湖怪一样,全告失败。可是若这文明是因地轴转变而陆沉,她的湮没无痕便狠有道理。

科学家曾为西伯利亚冻土层的毛象用放射性碳测定年代法测出:其年代大约是一万年。

这是多么惊人的巧合,与柏拉图指出的灾难年代几乎吻合无问。

人类有史可寻的年份大的是六千年,或者在这之前的四、五千年问确曾发生过一场引发大洪水的灾难,这已记载在每一个民族的信史上,甚至在我们的潜意识里。

那只有东半球白昼,无夜,西半球长夜,无白昼,气候唯一,无冬春秋。 劫数啊

1。太阳会“北升南落”

2。地球最冷的地方会变成“东极”“西极”——而现在的南北极会因为在赤道上而变成热带

3.原来的南北回归线纬度为23°26‘ 现在换成了垂直南北向的“东西极”,则新的东西回归线纬度将变成 90°-23°26’=66°左右——可以预见地球的大部分将是赤道带,四季的气候将会变得很极端。

4.很多“新赤道”居民能看见极光——如果地磁磁极还没有改变的话 ;

5.现在的洋流会改变

6.现在的地球是南北极略扁,赤道部位半径略大的球体,如果变成东西极旋转,由于地球自转的离心力,恐怕地壳板块也会相应的反应,最终调整为东西极略短的球体。

劫数啊

1。太阳会“北升南落”

2。地球最冷的地方会变成“东极”“西极”——而现在的南北极会因为在赤道上而变成热带

3.原来的南北回归线纬度为23°26‘ 现在换成了垂直南北向的“东西极”,则新的东西回归线纬度将变成 90°-23°26’=66°左右——可以预见地球的大部分将是赤道带,四季的气候将会变得很极端。

4.很多“新赤道”居民能看见极光——如果地磁磁极还没有改变的话 ;

5.现在的洋流会改变

6.现在的地球是南北极略扁,赤道部位半径略大的球体,如果变成东西极旋转,由于地球自转的离心力,恐怕地壳板块也会相应的反应,最终调整为东西极略短的球体——好比一个扁泥球,以前突出的地方变平,而扁的地方变突出——扩大来看,至少会引发地壳板块间位置的相互调整——这个意味着地@震。。。这个最恐怖

总之,地轴换向对我们不是一件好事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