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春秋外传 > 正文

《国语》的作者

2023-01-08 09:30:05  来源:网络   热度:

一、《国语》的作者

《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

左丘明,生卒年不详,都君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

东周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 、军事家。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

扩展资料:

人物经历

后人研究认为,左丘明是齐开国之君姜太公二十一世裔孙,楚左史倚相之孙,鲁太史成之子。西周建立后,周公分封诸侯,姜太公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于营丘(始封昌乐,再徙博兴,又迁临淄)。姜太公死后,嫡长子丁公继位,小儿子印依营丘居住,改姓为丘。

娄嘉及其后人世代担任楚国的左史官,所以便改丘姓为左,长期在楚国定居下来。娄嘉的十二代孙倚相,史称“左史倚相”,是春秋时期杰出的史官,在楚国政治地位较高。

公元前506年,周天子率领诸侯讨伐楚国,为保存典籍,倚相带领子孙离开楚国来到鲁国,定居肥城石横衡鱼村,做了鲁国的太史。

左丘明与孔子同为春秋末期人,二人关系密切。他曾与孔子一同前往周室,鼎力支持孔子从政,受到孔子的好评。加上左丘明品德高尚,胸怀坦荡,深得鲁侯器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左丘明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故事。

关于国语的作者是谁,自古至今学界多有争论,现在还没有形成定论。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其后班固、刘知几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都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著。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

二、春秋外传主要以什么为主

春秋外传也称《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三、《国语.周语》是哪个朝代的书??

《国语》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记载史实的时间,上起西周周穆王征犬戎(约公元前976年),下至韩、赵、魏灭智伯,共约500年间的历史。 《国语》的写作风格以记实为主,注重客观描写,它不像《左传》、《史记》那样,在文中加“君子曰”、“太史公曰”以表明作者立场之类的评语,而是通过客观具体的描述,让读者自己去细细品味,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用语言记史,生动、精练,为历代所称道。

《国语》是先秦时期的一部著作。其文字在《韩非子·说疑》中已被利用,但没有说明出自《国语》而只叫“记曰”。《礼记·枟弓下》和贾谊《新书·礼容下》引用过《国语》的大段文字但没有标明书名。司马迁第一次提出《国语》的书名和作者。其《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分别提到“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也说“表见《春秋》《国语》。”稍后,刘欲曾引《国语》的话,而称之为《春秋外传))(见《汉书·韦玄成传)))。东汉班彪进而指出:“定哀之间,鲁君子左丘明论集其文,作《左氏传》三十篇;又撰异同号日《国语》,二十一篇”(见《后汉书·班彪传》)。而后,其子班固《汉书·艺文志》正式将《国语》著录为“左丘明撰”。班固又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而左丘明论辑其本事以为之传,又纂异同为《国语》。”《汉书·律历志》也提到《春秋外传》。王充《论衡·书案》说:“《国语》,《左氏》之外传也。《左氏》传经,辞语尚略,故复选录《国语》之辞以实。然则《左氏))((国语》,世儒之实书也。”刘熙《释名·释典艺》则说:“《国语》,记诸国君臣相与言语,谋议之得失也,又曰外传。《春秋》以鲁为内,以诸国为外,外国所传之书也。”三国吴韦昭作《国语解》,其序说:“左丘明因圣言以撼意,托王义以流藻,其渊源之远大,沉鼓雅丽,可谓命世之才,博物善作者也。其明识高远,雅思未尽,故复采录前世穆王以来,下讫鲁悼,智伯之诛,邦国成败,嘉言善语,阴阳律吕,天时人事,逆顺之数,以为《国语》,其文不主于经,故号曰外传。”另一位《国语》注释者晋孔晃说:“左丘明集其典雅令辞与《经》相发明者为《春秋传》,其高论善言别为《国语》”(朱彝尊《经义考》卷二O九引)。同时人傅玄却有不同看法。他根据《左传》记事与《国语》不同从而认为,“《国语》非丘明所作。凡有共说一事,而二文不同,必《国语》虚而《左传》实,其言相反,不可强合也”(《左传注疏》哀公十三年昊晋争盟“乃先晋人”句下孔颖达疏引)。隋刘炫根据与上述同类现象再次论定,“《国语》非左丘明所作,为有此类往往与《左传》不同故也”(((左传注疏》哀公二十五年“鄢陵之役雍子为之”句下孔颖达疏引)。唐刘知几仍坚持二书同出左氏说。其《史通·六家》曰:“左丘明既为《春秋内传》,又稽其逸文,纂其别说,……列为《春秋外传国语》,合二十一篇,其文以方内传,或重出而小异。”同时人赵匡却认为,“《左传))((国语》文体不伦,序事又多乖刺,定非一人所为也。盖左氏广集诸国之史以释《春秋》,传成之后,盖其家弟子及门人,见嘉谋事迹,多不人传,或有虽入传而复不同,故各随国编之,而成此书,以广异闻尔”(陆淳《春秋吠赵集传纂例》卷一《赵氏损益义第五》)。同时人陆淳也有类似看法。柳宗元《非国语》则认为,《越语下》“其事多杂,盖非出于左氏。”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