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航海世纪 > 正文

航海图的历史

2023-08-16 07:17:00  来源:网络   热度:

航海图的历史

航海图是海洋地图的一种,是海上安全航行的指南。

世界上最早的海洋地图是14-17世纪的波特兰型海图,专门供航海用,图上布满放射状的方位线,航行者借助这些方位线和罗经仪,可以随时测定船在海洋上的方向。图上还详细绘出海岸线、海湾、岛屿、海角、浅滩、沿海山脉以及有助于航海的地物。

航海图现在的航海图要比波特兰海图复杂得多,除了标有明确的航道外,海洋水文要素、海底地形、近海陆地地貌、航行障碍物、助航设备以及港口、海峡、岛屿、风向、方位都用适当的图例在图上表示出来。海洋水文要素包括水深、潮汐、洋流、漩涡、冰山和结冰界线等。海底地形包括海底山脉、暗礁、海沟等。航行障碍物主要指礁石、浅滩、险恶地段以及沉船、捕鱼设备和布雷区。助航设备指的是航行标志,如灯塔、灯桩和立标等。 航海图有很多类型,如航海总图、远洋航海图、近海航海图以及海岸图、海湾图,都属于航海图。

600年前的1405年,郑和奉旨首下西洋。500年后,梁启超发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一文,提请国人重新记起这位“伟大的航海家”。100年过去了,“郑和”成为中国最热门的民间研究事件之一。有报道说我国今年将举办六项重要的纪念活动,而其中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是将于7月在上海举行的“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

航海就需要图。真正从地图中分离出来专用于航海的航海图,是欧洲中世纪海员使用的,根据实际航海经验绘成的“航海指南”(Portolano)的海图,也称为波托兰海图(Portulanchart)。大约在公元12世纪,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通过海路传入阿拉伯,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使海员在航行中获益非浅,在此之前,航海家必须依靠北极星导航。从实际的需求上看,昔日绘成的波托兰海图可能有成千上万,遗憾的是,1275年以前的波托兰海图无一保存下来。这些航海图以对地中海海岸及海上距离详尽准确而著称,并采用了图解比例尺,这是早期大部分地图上所没有的。

这些航海指南的海图通常是装订成册,其中最著名的是1375年的《加泰罗尼地图集》(Catalan Atlas)。该地图中标注非洲为黄金产地,因此引来了无数欧洲探险者前去一探究竟,印度半岛也第一次有了一个正确的轮廓,不过几十年后,欧洲的世界地图上又没有了半岛的痕迹。波托兰海图以标示海洋为主,海岸标示得很详细,海域标示岛、礁、滩等地貌,突出标示航海用的罗盘方位线。此后几世纪海图采用的符号和颜色,就是从波托兰海图延续下来的。15世纪,随着托勒密地理学说被欧洲人重新认识,葡萄牙绘制出第一幅有经纬网的海图,标有方向线和距离的几何结构海图,开始在欧洲广泛流行。 我国航海图测制的兴盛时期是明代,现存最早的古航海图就是明代的《海道指南图》,另外还有《山屿岛礁图》和《海运图》,最著名的则是被明代晚期作者茅元仪收录在《武备志》中,而得以传世的《郑和航海图》。《郑和航海图》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成图时间没有确切记录,一般认为大约是15世纪初期,根据郑和下西洋的经验积累整理而成。其原图是像《长江万里图》一样的一字展开式长卷,收入《武备志》时改为书本式,自右而左,有图20页,共40幅,最后附“过洋牵星图”两幅。如果把其首尾衔接,粘贴起来又是一幅长卷。海图中记载了530多个地名,其中五分之三是外域地名。

地图史的世界地图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虽然很早,但对世界,却各自以中国(东方)和地中海(西方)为中心。1524年欧洲的世界地图尚没有太平洋和东亚各国。中国宋代以前的天下大图中,中国以外也大都是荒诞不经的。世界地图上全球海陆的轮廓主要是在航海地理大发现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之后逐步形成的。

中国古代的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加上欧洲发明的望远镜和经纬度测量,促进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航海探险,推动了欧洲地形图的测绘和航海图的大量印刷。与此同时,中国航海家也远涉重洋,到达南亚、东非各国,甚至北美洲也有中国航海者的足迹。1405~1431年间,郑和7次在南洋和印度洋上航行,远达阿拉伯红海和索马里,留下了著名的航海地图──《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图上记载着郑和最后一次航海路线所经过的500多个地名,现保存在茅元仪编的《武备志》中(见)。

13世纪末,意大利人马可波罗(Marco Polo)以游记方式把当时的中国和亚洲介绍给欧洲。1375年出版的《加塔兰海图》反映了他的材料。15世纪,达?伽马(V.daGama)绕道非洲,远航到达印度,哥伦布(C.Colombo)经大西洋环球航行,找到了美洲“新大陆”。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 Ricci)随着西方殖民浪潮来到中国,他到澳门不满一年,就用拉丁文和西班牙文写成《华国奇观》一文,附着中国地图寄回欧洲。后又在中国测量了一些经纬度。1600年以后,由于李之藻、徐光启等学者的支持和合作,利玛窦把西方和东方的世界地图汇编成《坤舆万国全图》(图5[ 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1584~1608年间在中国先后编印了12次。《坤舆万国全国》把当时新发现的大洋和大洲等区域概念,以及地中海、罗马、古巴、加拿大等地理译名介绍给中国读者,同时也把张衡浑天仪上使用的南极、北极、赤道等名词应用于地图。利玛窦对于东方和西方世界地图知识的交流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为绘制世界全图而设计了近百种地图投影。其中墨卡托投影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地图的面貌。由于它适应航海的需要,应用最为广泛。19世纪末,国际百万分之一的世界地图采用按经纬分幅的方案,至此建立起世界地图和区域地形图统一的投影和分幅体系。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