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桃花源记 > 正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

2023-05-15 07:05:03  来源:网络   热度: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

1.桃花源记/陶渊明2.小石潭记/柳宗元3.核舟记/魏学洢4.关雎/《诗经·周南》5.蒹葭/《诗经·秦风》6.式微/《诗经·邶风》7.子衿/《诗经·郑风》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10.北冥有鱼/《庄子》1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12.虽有佳肴/《礼记》13.大道之行也/《礼记》14.马说/韩愈1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6.卖炭翁/白居易17.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18.送友人/李白19.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20.卜算子·咏梅/陆游

桃花源记逐字翻译(每个字都要翻译)

桃花源记原文和翻译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者,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赏析] 这是作者所写《桃花源诗》前面的一篇小序。

文章描绘了一个既无剥削、又无压迫、人人劳动、生活安宁、环境优美的理想社会。通过它,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本文语言质朴简练,笔调细致流利,描绘逼真,令人如同身历其境,艺术上的成就很高,不愧是一篇传诵至今的名作。

[译文]

晋朝太元年间,在武陵这个地方有个以捕鱼为职业的人,有一次,他沿着一条溪水划船行驶,忘记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一棵杂树,散发着清香的草又鲜艳又美丽,落下来的桃花瓣散乱在地上。渔人感到很奇异,就再向前行驶,想走完这片桃树林子。

桃树林的尽头,是溪水的发源地,一到就看到一座山。山脚下有个小洞,好像有点发亮。渔人就弃船登岸,从洞口摸进去。开始极狭窄,只能通过一个人。又走了几十步,突然感到开阔明朗。只见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齐,那里有肥沃的土地,优美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到处可以听到。众来来往往,耕种操作,男男女女的服装,完全和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孩子全都愉快的自在逍遥。他们看到渔人,就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有人就邀请他到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请他吃喝。村里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上代因为逃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们来到这块和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就此同外面的人断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居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渔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件一件地全都给他们说了,他们都惊奇感叹。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的家里去,都拿出酒饭来招待他。渔人在洞里停留了几天,才告辞回去。洞里的人嘱咐他说:“不能对外面的人讲这里的情形呀。”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经过的路,处处做上标记。回到郡里,渔人就到太守那里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去,寻找先前做好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不能再找到那条道路。

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个清高的人。他听说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去寻找,没有实现,不久,他就患病去世。以后就不再有去寻找桃花源的人了。

《桃花源记》文白对照

陶渊明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划着船)沿着小溪往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夹岸:溪水的两岸。芳草:芳香的青草。 落英:落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讶。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异,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 之:指见到的景象。

穷其林: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一个小洞,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若:好象

5.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渔人就离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洞口起初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便:副词,就。 舍:舍弃,抛开,这里是“离开”的意思 才:仅仅。

通人:使人通过。

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由狭隘幽暗而变为开阔明亮。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只见那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园竹林之类。

旷:空阔、宽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 之属:用在名词后,表示“这一类”或“等等”的意思。属:类。

8.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与现代汉语“交通”一词不同。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9.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

往来:代来往的人。 种作:代耕种劳作的人 悉:全,都。

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人。

1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 怡然:快乐的样子。

1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花源中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作了回答。

所从来:从何处来。所从:宾语前置的介宾短语。所,处所,地方。具:同“俱”,完全,详尽。之:指代桃花源中的问话人。

1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人们就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作饭,殷情款待。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赶来打听消息。

要:同“邀”,邀请。 咸:副词,都,全。 问讯:打听,探问。

1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作者:monstertmh2009-6-17 21:23 回复此发言

--------------------------------------------------------------------------------

2 桃花源记 全文逐句翻译

妻子:妻子和儿女(古今异义词)。 邑人:同乡,乡邻。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古今异义词)。 间隔:隔绝,不通音信。

1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他们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地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们听了都很惊叹。

乃:副词,竟。 无论:更不必说(古今异义词)。 为具言: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 具:同“俱”,详细。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 叹惋:惊叹。

1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

延:邀请。

16.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渔人逗留了几天,告辞回去。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儿的情况不值得对

桃花源外边的人说啊。”

停:停留,引申为居住。去:离开。语云:告诉(他)说。“语”后省略了代渔人的“之”字。 为:对,向。

17.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出了山洞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

既:副词,已经,以后。 便:就 扶:沿着。 向:原来的,先前的。

志:用符号做标记,动词。

18.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进出桃花源的情况作了禀报。

及:到。 诣:晋谒,拜见。 如此:像这样,即进出桃花源全部情况。

19.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太守立即派人随同渔人前往,渔人他们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即:副词,立即,马上。 随:跟随 。得:找到。

20.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打算。

21.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从此以后,就不再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未果:没有实现。 寻:不久。 问津:探询渡口,这里是探访、访求的意思。

作者:monstertmh2009-6-17 21:23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桃花源记 全文逐句翻译

桃 花 源 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阅读指导

[知识整理]

1、给加点字注音:

豁然开朗( huò ) 黄发垂髫( tiáo ) 便要还家(yāo )

与外人间隔 (jiàn ) 语云( yù ) 诣太守( yì )

2、通假字:

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同“邀”,邀请。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同“俱”,详尽。

3、古今异义:

芳草鲜美: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味道好。

阡陌交通: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指运输业等。

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不要说,要不必说。 今义:关联词,“不管”的意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指妻子一人。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文中成语]

(1)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津: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

(4)落英缤纷:落英:落花。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课文解析]

(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 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8)虚构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9)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

(10)“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或:为了寄托美好理想,追求自由生活。

(11)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① 增添神秘色彩。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一周热门